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B. Cu+2AgCl==2Ag+CuCl2 置换反应

C. SiO2+3CSiC+2CO↑ 置换反应

D. BaCO3+2HCl==B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B 【解析】 A、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比银活泼,故铜可以与硝酸银,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是置换反应,故正确;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时练 (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B、将橡皮塞和试管组装的时候,应将试管和橡胶塞拿起,旋进试管,正确;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错误;D、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偏多;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同步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 ,观察到________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写出塑料瓶中先后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大理石Ca(OH)2+CO2=Ca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出现类似现象;稀盐酸;生成气泡;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以及稀盐酸与铁的反应分析回答;(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解答;①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能溶于水的性质解答;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mg维生素C。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9:1:12 176 【解析】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12):8:(16)=9:1:12 (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8+(16)=1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 H2SO4、Na2SO4、BaCl2、FeCl3 B. BaCl2、HCl、NaNO3、AgNO3

C. Na2CO3、HNO3、NaNO3、BaCl2 D. H2SO4、NaOH、MgCl2、Ba(NO3)2

C 【解析】 A、氯化铁显黄色,可以先确定,氯化钡可以与稀硫酸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故氯化钡可以第2 确定,硫酸和硫酸钠不能确定,故错误; B、该反应中的氯化钡和稀盐酸不能确定,故错误; C、碳酸钠可以与硝酸反应放出气体,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可以鉴别碳酸钠、硝酸和氯化钡,剩余的就是硝酸钠,故可以鉴别,正确; D、四种物质中不能鉴别,故错误。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水的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文)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

(1)a试管中的电极连接在电源的________极上(填“正”或“负”)。

(2)水通电后发生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负化学氢元素和氧元素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解析】 水电解时,正极是氧气,负极是氢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 ﹙1)a试管中的电极连接在电源的负。(2)水通电后发生化学变化,由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3)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点睛∶水导电能力强弱与水中离子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水的组成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自来水最好用盆装着在阳光下晒一、二天后,再用来养鱼.________

对 【解析】 自来水在Cl2消毒中发生Cl2+H2O═HCl+HClO,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破坏细菌的结构,从而杀死细菌,达到消毒目的;如果将刚从自来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直接养鱼,里面的次氯酸没有分解,就会将鱼致死,则放在阳光里晒一下就是为了将次氯酸分解和使盐酸挥发除去,故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_____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a;B;P2O5 【解析】 (1)a处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与氧气接触,所以能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由于试管内的氧气的量少,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2)由于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所以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P2O5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  )

A. 汽油 B. 石蜡 C. 煤油 D. 煤焦油

D 【解析】 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石蜡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煤焦油不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