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2KMnO4K2MnO4+MnO2 + O2↑2H2O2 2H2O + O2↑B C D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装置A的导管口处放置了一团棉花,故该反应为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 + O2↑;装置B为固液常温制取气体的装置,故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氯化铝(AlCl3)是一种净水剂,陈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

B. 氯化铝是一种酸

C. 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B 【解析】 A、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则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故选项说法正确;B、氯化铝是由铝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C、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铝中氯元素显-1价,则铝元素显+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套卷综合训练题(三)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错误;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剩余固体是氧化钙,不会是零,故错误;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C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气体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水反应,也不能溶于水,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故可以选排水法收集;用排空气发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氧气反应,一氧化氮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B 【解析】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正确;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元素气体结尾。

(3)在第三周期中,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有铝元素的常见氧化物、碱、盐。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电子层数相同金属非金属Cl- S2-Al2O3Al(OH)3AlCl3(合理均给分) 【解析】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相同,均为3层;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元素气体结尾; (3)氩原子电子层为3层,电子数从里到外依次为2、8、8,氯原子和硫原子可容易获得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分别形成氯离子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硫酸反应,现象如下图所示:

空气

剧烈燃烧

变黑

变黑

稀硫酸

有气体

无气体

有气体

根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B 【解析】 根据表中可知,甲和丙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活泼性强于乙,在空气中甲为剧烈燃烧,故活泼性强于丙,故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甲、丙、乙,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可供选用的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4)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 反应物的浓度 ② 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__________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

A和__________

写出CO2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 2KMnO4K2MnO4+MnO2+O2↑ B D E A D B ② C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发生装置,需要加热,故选A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一)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6~12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4)几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5)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_____________。

28.09Ne质子数的不同116表中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合理即可)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稀有气体元素,利用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判断元素间的区别,同时也可利用元素的序数等于其质子数和核电荷数判断116号元素的情况。 (1)由表中信息可知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常见的稀有气体有氦、氖、氩等,氖的原子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