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4g 7.3%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结合的简单计算。 (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12g+50g+50g-107.6g=4.4g; (2)设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44 100gx 4.4g x=7.3%。 答:所用稀盐酸的...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 【解析】A. 由图可知,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正确; B.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 C. 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他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D.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故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3.1%,故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新疆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P点的含义是_____;
②t2℃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③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4)如表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单位:mL)
温度 溶解度 | 0 | 25 | 50 | 75 | 100 |
1 | 1.79 | 0.752 | 0.423 | 0.307 | 0.231 |
10 | 15.92 | 7.14 | 4.095 | 2.99 | 2.28 |
25 | 29.30 | 16.20 | 9.71 | 6.82 | 5.73 |
①根据数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
(5)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①溶解②溶液装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⑤量取
蒸馏 2H2O2H2↑+O2↑ 分解反应 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0 降温 减小 > ④③⑤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水的电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水通过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蒸馏;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1 没有 CO CO+H2OCO2+H2 【解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解答;(2) ①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解答;②根据由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分析解答;③根据一氧化碳和水在12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解答。(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C、H、O、Au共4种元素,有1种单质分子;(2)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②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下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g B.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钠由液态变成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小 D. 人体缺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B 【解析】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错误;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正确;C、钠由液态变成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大,错误;D、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析图所示实验现象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
A. 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纸屑与梳子带同种电荷
C. 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D. 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 【解析】A、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错误;B、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错误;C、丙:管中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溶液可能发生反应,也有可能没有发生反应,错误;D、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C 【解析】A、铜的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图像不符,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与图像不符,错误;C、Mg比Zn活泼,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与图像相符,正确;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镁的反应速率快,与图像不符,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2018年中考化学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 质量/g | |||||
水 | 饱和石灰水 | 稀盐酸 | 浓硫酸 | 氢氧化钠浓溶液 | 氯化钙溶液 | |
1天 | 8.16 | 8.37 | 8.64 | 11.18 | 9.38 | 10.25 |
2天 | 5.76 | 5.94 | 6.69 | 12.55 | 8.47 | 10.33 |
(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4)将10.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2.26g晶体,则该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
(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①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乙同学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18.80g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a表示),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D Ca(OH)2+CO2=CaCO3↓ + H2O CaCl2 不饱和 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 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均加酚酞溶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不能。实验方案:将变质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a的取值范围:4.0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错误;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