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至t1℃,甲析出晶体较多

分析 A、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多少;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温度,溶解度变化大的析出晶体多,若溶液质量不相等,则无法判断.

解答 解:A、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多少,故A错误;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C正确;
D、甲乙溶液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的多少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B.蜡烛C.铁丝D.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某兴趣小组同学取盐场参观,带回了粗盐样品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已知:该粗盐样品中,所含杂质只有泥沙和CaCl2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④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该仪器在操作①中的作用是搅拌.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将氯化钙全部除去.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
(3)试计算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泉州是“一路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科技与化学的结合,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请回答:
(1)德化瓷器文化名扬天下,烧制瓷器属于化学变化.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有遗产“元宵花灯”和“提线木偶”等等.元宵花灯采用塑料亚克力(PMMA)制作,替代传统材料,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PMMA属于合成材料(选填“无机”或“合成”);提线木偶装饰材料有蚕丝和棉花等,鉴别蚕丝和棉花的方法是灼烧,闻气味.
(3)地方名小吃“面线糊”,面线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糖类,摄入后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4)开发新能源以缓能源缺乏和环境问题,正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写一种).提倡使用的电动汽车中的锂空气电池,放电时锂(Li)与水、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Li+2H2O+O2=4Li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八个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的试管是GH,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BD.(填试管序号)
(2)若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则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无色酚酞溶液.
(3)若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且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则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4)实验后某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或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物质的构成
B.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活性炭吸附性--做净水剂
性质与用途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化学之最
D.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化学与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ag20%的NaOH溶液与ag20%的盐酸溶液混合,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颜色为(  )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
A.现象:a烧杯溶液变红色,解释: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
B.现象:a烧杯溶液变红色,解释: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C.现象:b烧杯溶液为无色,解释: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
D.现象:b烧杯溶液为无色,解释: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石墨做高温润滑剂是因为有导热性、润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