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D 【解析】 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C. 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

D.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

D 【解析】A、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正确;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并能节约水资源,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正确;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可以节约资源,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正确;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污染,应合理使用,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不显电性的情况下,表中m的值为7

B. 如果失去第三层电子,上表空格内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Mg2+

C. 上表中所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D.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解析】A. 在不显电性的情况下,微粒是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中m的值为7,正确;B. 由质子数可知上表空格内的微粒对应元素是镁元素,如果失去第三层电子,则成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符号可表示为Mg2+,正确;C.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电子层数,上表中所列元素都属于第三周期,正确;D.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D 【解析】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而是形成保护层,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火焰也就越高,错误;C、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错误;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小,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它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

(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____________。

(3)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__。

(4)图中所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示信息,确定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

氖 5 铍 原子核外电子层为2 22 【解析】(1)根据相对稳定结构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考虑;(2)根据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考虑;(3)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解答;(4)根据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进行解答本题;(5)根据原子中所含电子来进行计算解答。(1)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氖元素;(2)对于原子来说核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0g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恰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试计算: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6 %的浓盐酸稀释成10 %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

260 80% 【解析】(1)根据配制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解答;(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100g×36%=(100g+x)×10%,x=260g;(2)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当pH=7时,恰好用去盐酸溶质的质量为36.5g×10=3.65g。 HCl+NaOH=NaCl+H2O 36.5 40 3.65g y y=4.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 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 乙

C. t2℃,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 t2℃时,乙和丙混合的饱和溶液中,升温后过滤可得到少量纯净的丙固体

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错误;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有溶质析出,丙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错误;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2℃时,乙和丙混合的饱和溶液中,升温后过滤可得到少量纯净的丙固体,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毕业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直接说明的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 必须用力上下振荡 B. 要有可燃物

C.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D 【解析】集气瓶中震荡后,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当停止震荡,白磷没入水中,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能正常燃烧,故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 B.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 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 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D 【解析】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价格便宜,故A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以隔绝空气,这是常用的方法,故B正确;C、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羊毛富含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故B正确;D、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的结果,故D错误。 点睛∶羊毛富含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物质状态的变化是构成物质微粒间隔变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