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加热24.5g KClO3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能生成氧气多少克?同时还生成KCI有多少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氯酸钾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
解答:解:设生成氧气、氯化钾的质量分别是x、y,
2KClO3
MnO2
.
2KCl+3O2↑,
 245       149   96
 24.5g      y    x
245
24.5g
=
149
y
=
96
x

x=9.6g,y=14.9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9.6g,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14.9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空气的成分以
 
 
为主,其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
 
,二氧化碳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硫酸和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硫酸和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稀硫酸和盐酸溶液中,溶液都变
 
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4)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5)为了验证性质⑤,可选用的盐是
 
(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波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
未查到超氧化钾(KO2)能否与HCl气体反应的资料.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入的HCl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装置中盛放的液体药品是
 
;D装置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得出结论,最后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什么?小波同学做出了三种猜想:
①是一种酸;②是一种碱;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分析,小英同学认为猜想①和②是错误的,她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进行实验】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适量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③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滴加稀盐酸后,若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就不能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2)请指出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
a
 
 b
 
 c
 
 d
 

3)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改正:
①.
 
②.
 
③.
 
④.
 

(4)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5)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向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而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
 

(6)实验完毕后,应先
 
,然后_
 
,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
 
SO2(填“有”或“无”).
(2)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
 
,证明无O2;B中观察到
 
,证明该气体是H2
(四)实验反思:
(3)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性(填“酸”或“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物质是单质;一种物质A是盐,;B、C、D也可以化合生成化学肥料A,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
 
;D
 

(2)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据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会造成爆炸.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46
C、是一种化合物
D、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