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其中理论上不适宜炼铁的矿石为
 
,理由是:
(1)
 
;(2)
 
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铁矿石的选择原则:含铁量高,不含有害元素,冶炼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解答:解:黄铁矿含铁量低,含有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硫,并且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因此黄铁矿不宜炼铁.
故答案为:黄铁矿;黄铁矿含铁量低;含有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硫,并且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冶炼金属时选择金属矿物的方法,防止由于错误的选择,会造成空气污染或者炼得的金属产量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实验探究.
(1)佳佳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在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填“小”或“大”)
(2)甜甜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跟酒精灯的火焰一样也分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炭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猜想】佳佳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
甜甜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
丽丽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温馨提示:一氧化碳是一种能燃烧的气体,但遇冷不会变成液体或固体;蜡蒸汽也是一种能燃烧的气体,但遇冷会凝固为固体.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佳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甜甜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丽丽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g大理石中(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同时测量2分钟内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sO20406080100120
增加的质量/gO3.O5.O6.O6.66.66.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实验室中现在只有20%的浓盐酸100g要配制成2%的稀盐酸进行上述实验,需加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提出问题】晓蒙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发现,在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那么,“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晓蒙同学对“白烟”很感兴趣,为了解其成分,到图书馆查得下列资料: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蜡烛完全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点燃时,灯芯周围的石蜡先熔化,从固态变为液态,一部分熔化的石蜡汽化为石蜡蒸气.石蜡蒸气燃烧产生火焰.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资料,晓蒙同学提出如下3种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A.“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可能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1)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到正确结论.原因是
 

(2)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住“白烟”,烧杯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如图1-3所示).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由硫酸铜、生石灰、纯碱、木炭、水五种物质制取金属铜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工厂废料中含有铜、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如下流程进行反应,请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A、C、D、E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3)蓝色溶液B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废料的成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和小丽从新闻媒体得知,今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群众饮水极度困难,甚至一些浊水都已经成为生命之源.两同学决定对此开展探究,与西南群众生命健康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1)小明从沟里取来了一些浊水,这些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小丽向这些浊水中加入净水剂,使浊水的悬浮颗粒沉降下来,下列物质可做为净水剂使用的是
 
(填序号)
A、食盐B、高锰酸钾C、明矾D、肥皂水
(3)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沉淀剂静置)后过滤.小丽也设置了一个如图的简易净化水的装置,请你分析:该装置中活性碳的作用是
 
,这是利用了它的
 
性.
(4)外出找水队伍在一个地下约100M的溶洞内找到了水源,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通常是指水源的硬度.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5)经过实验,小明和小丽体会到水的净化过程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能感受到本西南人民的困难,于是倡导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请你帮他们写一条宣传用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物质:①自来水;②氨气;③四氧化三铁;④液氧;⑤水银;⑦冰水共存物;⑧加热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的剩余物;⑨碳酸氢铵;⑩洁净的空气(除混合物之外均写化学式).
(1)属于单质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
 
; (4)属于混合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各放有一个盛100g 20%盐酸的小烧杯,调节天平使之达到平衡,向左边烧杯中放入6.2g KOH为使天平保持平衡,向右烧杯中应加入Na2CO3的质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