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成功,红磷应取_______(填“少量”或“足量”)。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可用来代替该实验中的红磷的是__________。
a.细铁丝 b.木炭 c.硫粉 d.以上物质都不能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目的是___,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装置B中足量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其反应方程式是___,装置D中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3)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___,此装置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证明一氧化碳有___性。
(4)根据本实验,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____,这是利用了物质的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计算:
(1)葡萄糖酸钙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氢、氧、钙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2)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至0.1%)
(3)按照说明书的用量,每天可补充钙元素质量为多少mg?_______(精确到0.1,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A、E是黑色固体,B、C均为无色气体,且单质B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的名称是__________,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完成以下填空:
(1) 从表中查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它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3) 某元素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x为_______,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该离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属于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4)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到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同学们又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_______。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准备用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如何验满? _______
(4)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的最佳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5)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G烧杯中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 。
④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写出F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小海用如图G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