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在敞口的容器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使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
C、浓盐酸D、浓氨水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即可.
解答:解:A、浓硫酸易吸水而质量增加,故A错误;
B、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容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质量增加,故B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质量减小,故C错误;
D、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而使质量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的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液氮作冷冻剂
D、活性炭吸附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
B、用澄清石灰水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燃着的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
B、铬原子呈电中性
C、铬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
D、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后溶液的pH<7
B、混合后溶液中水的质量大于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水的质量之和
C、混合后溶液的质量是混合前两种溶液的质量之和
D、混合后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SO3→Na2SO4
B、MgSO4→Mg(OH)2
C、Cu(OH)2→CuCl2
D、KN03→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碳海绵”充分燃烧生成CO2
B、“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C、“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
D、“碳海绵”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鲤鱼焙面”是《舌尖上的中国2》展现的开封美食,其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具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2个原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水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镁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2)用化学式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胃液中的酸是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食品包装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用天然气作燃料
 

(4)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表中.
项目
化学式H2OCOH2CO2
微观
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工业上可以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丁和戊.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③丁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氨气(NH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