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规范操作.小王同学从实验室拿来了下列实验仪器.
用仪器A称量物质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    (填“a”或“b”)盘.用完仪器B后,必须用    盖灭.要完成过滤操作,除选用上述部分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小斌同学用图一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3)小华同学按图二上述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硫酸.请你指出他操作的错误:
错误①    错误②   
【答案】分析:(1)称量物体时要左物右码,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根据过滤操作使用的仪器考虑;(2)根据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属于气体进行分析;(3)稀释溶液要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解答:解:(1)称量物体时要左物右码,把砝码放在右盘;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否则会引起火灾;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钟罩内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所以进入的水很少,结果偏小,如果改成红磷即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
(3)稀释溶液要在烧杯中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1)b;灯帽;漏斗;(2)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钟罩内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将木炭改为红磷;(3)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天平和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过滤操作的要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物质必须只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熟记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王老师在化学课上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探究活动:
(1)有一次王老师刚说为了探究酸的通性,需要先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小明就立刻自告奋勇上台说要来完成这项稀释工作,王老师对他的学习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当他用大量筒量取好20mL浓硫酸后,正准备将水加入到量筒中时,王老师立即进行了制止,并说他犯了两个原则性错误.请你写出小明的这两个错误
不能在量筒中直接稀释浓硫酸
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2)一次王老师让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右图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倒进各组的废液缸时,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乙组废液呈蓝色.
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组废液可能含有
甲组:NaCl、CaCl2、HCl

乙组废液中可能含有
乙组:NaCl、CaCl2、NaOH、Ca(OH)2

假如将甲组的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答:
会造成下水管道被腐蚀

(3)自然界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仅与物质的性质有关,还与外界条件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利用这其中的规律,就可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王老师要同学们结合初中化学已学过的知识,来说明以下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王老师在化学课上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探究活动:
(1)有一次王老师刚说为了探究酸的通性,需要先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小明就立刻自告奋勇上台说要来完成这项稀释工作,王老师对他的学习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当他用大量筒量取好20mL浓硫酸后,正准备将水加入到量筒中时,王老师立即进行了制止,并说他犯了两个原则性错误.请你写出小明的这两个错误
不能在量筒中直接稀释浓硫酸;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2)一次王老师让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
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倒进各组的废液缸时,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乙组废液呈蓝色.
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组废液可能含有
NaCl、CaCl2、HCl

乙组废液中可能含有
NaCl、CaCl2、NaOH、Ca(OH)2

假如将甲组的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会造成下水管道被腐蚀


(3)自然界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仅与物质的性质 有关,还与外界条件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利用这其中的规律,就可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王老师要同学们结合初中化学已学过的知识,来说明以下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
锥形瓶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如右图),请你帮助完成:先关闭活塞,再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然后
把锥形瓶浸在冰水中
把锥形瓶浸在冰水中
,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2)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防止固体药品加热时,水蒸发在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防止固体药品加热时,水蒸发在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

(3)小明同学准备加热由一种白色晶体和一种黑色粉末组成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则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BC(或BD)
BC(或BD)
(填装置代号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b
b
口进入(填b或c).
(4)若小明同学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用
C
C
装置,当观察到
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
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
现象时开始收集,当观察到
当气泡往集气瓶口外冒
当气泡往集气瓶口外冒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氧气集满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
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5)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
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
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
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
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

②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
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6)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收集装置是
C或E
C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王老师在化学课上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探究活动:
(1)有一次王老师刚说为了探究酸的通性,需要先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小明就立刻自告奋勇上台说要来完成这项稀释工作,王老师对他的学习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当他用大量筒量取好20mL浓硫酸后,正准备将水加入到量筒中时,王老师立即进行了制止,并说他犯了两个原则性错误.请你写出小明的这两个错误______;

(2)一次王老师让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
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倒进各组的废液缸时,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乙组废液呈蓝色.
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组废液可能含有______;
乙组废液中可能含有______.
假如将甲组的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______.

(3)自然界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仅与物质的性质 有关,还与外界条件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利用这其中的规律,就可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王老师要同学们结合初中化学已学过的知识,来说明以下问题:
 
相关结论能说明此结论的实验事实
①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②温度不同,反应发生的情况不同 
③有些变化受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控制,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三中初中毕业班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王老师在化学课上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探究活动:
(1)有一次王老师刚说为了探究酸的通性,需要先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小明就立刻自告奋勇上台说要来完成这项稀释工作,王老师对他的学习热情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当他用大量筒量取好20mL浓硫酸后,正准备将水加入到量筒中时,王老师立即进行了制止,并说他犯了两个原则性错误.请你写出小明的这两个错误______;

(2)一次王老师让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
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倒进各组的废液缸时,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乙组废液呈蓝色.
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组废液可能含有______;
乙组废液中可能含有______.
假如将甲组的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______.

(3)自然界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仅与物质的性质 有关,还与外界条件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利用这其中的规律,就可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王老师要同学们结合初中化学已学过的知识,来说明以下问题:
 
相关结论能说明此结论的实验事实
①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②温度不同,反应发生的情况不同 
③有些变化受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控制,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