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急救B、气焊
C、作燃料D、动植物呼吸
考点:氧气的用途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根据氧气的性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判断其用途.
解答:解:A、紧急利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的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气焊利用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故C符合题意;
D、氧气能够供给动植物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最基础的考点之一,同学们只要抓住要点: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此类考点就迎刃而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加药品后试管口还应放置一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装置序号).若选用E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
 
(填“b”或“c”,下同)端通入;若选用D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
 
(填左或右)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代表三种单质,D、E、F代表三种化合物.其中B在常温下是气体,动植物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变质都有B参加.F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0:16:1.当C在B中点燃时会放出大量热,并伴有火星四射的现象,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当A与B以质量比为3:4发生反应时生成D,当以质量比为3:8发生反应时生成E.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F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在B中燃烧
 

②A+B═E
 

③A+B═D
 

④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白色)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试液.
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
 
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加入适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1)加入氢氧化钠多少克?
(2)蒸发掉水多少克?
(3)加入多少克40%的氢氧化钠溶液?
(4)加入多少克60%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收集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Ⅰ、Ⅱ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
C、Ⅰ中发生2个化学反应
D、溶液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节假日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1)旅游时,多数人喜欢携带轻便抗摔的塑料瓶,塑料属于
 
(填序号).
    ①合成材料  ②金属材料  ③复合材料
(2)为防止旅途皮肤意外擦伤感染,常备有碘酒,碘酒中溶剂是
 

(3)在野外饮用含有一定悬浮物的水时,可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杯中,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
 
(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如图装置能制取氢气并测定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毛毛同学在锥形瓶中装入5g锌粒,往长颈漏斗中加入100g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200mL,已知氢气的密度是0.09g/L.
(1)如图装置采用的是
 
法收集氢气;
(2)产生的氢气的质量
 
g;
(3)求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参与反应锌的质量比加入锌质量偏
 
(填“大”、“少”或“相等”),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