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请根据图1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ACDH(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ABEF(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利用如图2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装置中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将制得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流入小试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干燥试纸无变化,湿润试纸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

分析 (1)依据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回答;
(2)依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固体加热型,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依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4)根据现象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标号仪器的分别是试管、长颈漏斗;

(2)因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固体加热型,且“收集纯净的氧气”,则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应选用上图中的ACDH;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故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故选择AB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F;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酸性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根据题意:装置中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将制得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流入小试管内,将会观察到:干燥试纸无变化,湿润试纸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下边的先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石蕊变红,故干燥的试纸未变色,润湿的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故答案为:
(1)试管;长颈漏斗;
(2)ACDH;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ABEF; CaCO3+2HCl=CaCl2+H2O+CO2↑;
(4)干燥试纸无变化,湿润试纸由下而上依次变红;   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

点评 熟练掌握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原理、会分析装置的优缺点,了解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红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盛有红磷,水槽中装有水,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以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frac{1}{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增大,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反应CO+CuO $\frac{\underline{\;\;△\;\;}}{\;}$Cu+CO2属于是(  )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不属于上述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三聚氰胺(C3H6N6)可制成单分子二极管.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中含有氢气和氮气
B.三聚氰胺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4
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D.三聚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2}{12×3+1×6+14×6}$×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FeSO4 在固体状态下转化成Fe(OH)SO4的方法来制取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混凝剂.其中生产过程可以用4FeSO4+2H2O+X=Fe(OH)SO4 表示,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B.SO2C.FeO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食盐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用氯化钠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烧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氯化钠固体的溶解.
(2)上述氯化钠来自于粗盐提纯,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和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防止飞溅.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将t2℃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可能会析出的晶体有C(填字母序号).
A.MgCl2和KCl
B.只有MgSO4
C.MgCl2、KCl和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Cl、NH4NO3、Mg(NO32、Na2SO4、CuSO4、Na2C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2)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若微热,还能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3)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但没有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回答:
(1)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CuSO4、Na2CO3;肯定含有的物质是NH4NO3、Mg(NO32、Na2SO4;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填化学式)
(2)若要确定其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需要修改.完善的操作是:将步骤(3)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硝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该物质.出现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氢气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需要用到的操作分别是:①溶解,④过滤.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已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使溶液B中的Na2CO3完全反应.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Na2CO3(填化学式),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NaOH和Na2CO3(填化学式).
(5)写出NaOH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