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有A、B、C、D四种原子,已知A原子的核外第二层电子数等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C原子的核内没有中子;D原子的阳离子核电荷数比A原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少6个.则:
(1)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B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C原子的名称为氢原子.
(4)D原子的核内有12个质子.

分析 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分析判断.根据A原子的核外第二层电子数等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由于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所以第三层应有8-2=6个电子,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16=质子数是16,属于硫原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所以该原子的次外层应是第一层,电子数是2,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6+2=8=质子数是8,为氧原子;C原子的核内没有中子,应为氢原子;由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8,D原子的阳离子核电荷数比A原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少6个;则D的核电荷数18-6=12,D原子应为镁原子.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由A原子的核外第二层电子数等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由于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所以第三层应有8-2=6个电子,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16=质子数是16,属于硫原子;由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所以该原子的次外层应是第一层,电子数是2,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6+2=8=质子数是8,为氧原子;由C原子的核内没有中子,应为氢原子;由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8,D原子的阳离子核电荷数比A原子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少6个;则D的核电荷数18-6=12,D原子应为镁原子.
(1)由以上分析可知,A原子是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阴离子为氧离子,氧离子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C原子的名称为氢原子.
(4)D原子为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故答案为:(1);(2)(3)氢原子;(4)12.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610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7届九年级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盐场晒盐后所得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KCl和MgSO4两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 t2℃时,MgSO4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和降低温度都能析出晶体

C. t3℃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 将t3℃时的K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②③④(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理由是反应前通过量的空气能够除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过量的空气能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D装置吸收;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打开a、b,关闭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丁丁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取20.0g此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试回答: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9.69.89.910.010.1
溶液的pH12.412.111.87.02.2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0.1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填化学式).
(2)请你替丁丁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3)爱动脑筋的丁丁想:若取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逐滴滴加至完全反应,同样可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他还认为即便没有pH计,只要有无色酚酞也可粗略测定.你认
为他会选择如图的甲方式(选“甲”或“乙”)来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要证明铁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试剂是(  )
A.CuSO4溶液B.AgNO3溶液C.Fe2(SO43溶液D.Zn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Zn(NO32B.Fe(NO33C.NaNO3D.Mg(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SO2、CO2、MnO2、O2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B.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化合物D.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