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丰富的泡沫
C.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金属元素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如果人体缺钾会出现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症状,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份是枸橼酸钾(C6H7K3O8).下列有关对枸橼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钾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的
B. 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间的质量比是6:7:3:8
C. 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4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所学知识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水与过氧化氢都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却不同,原因是_________;
(3)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 木炭在空气中不燃烧,只发生红热现象
D.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2)同学们又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_______。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