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关于食物中营养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后,变成棕黄色
C.由于人体无法合成维生素,所以必须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摄取
D.由于蛋白质受热会变性,因此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应生吃

分析 A.糖类和油脂但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蛋白质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等元素;
B.根据淀粉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摄入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蛋白质受热会变性,即蛋白质失去活性.

解答 解:A.蛋白质中除了含有C元素、H元素和O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元素,糖类中的葡萄糖、蔗糖等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后,变成蓝色,故错误;
C.维生素是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能调节新陈代谢,但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通过食物补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正确;
D.虽然蛋白质受热会变性,但是也不能生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只有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才能促进人体健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得到的有关对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蔗糖颗粒溶解在水中后不见了,说明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
B.
黄豆与芝麻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将红墨水小心注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抽去玻璃板,过一会儿两瓶都变红棕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尼龙背包
B.
塑料篮筐
C.
橡胶手套
D.
陶瓷茶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Ⅰ锥形瓶、Ⅱ长颈漏斗.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填序号).
A.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口
C.收集满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D.盖上毛玻璃片的集气瓶瓶口向下置于实验桌上
(3)可以用F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密度比空气大,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4)若用G装置装满水收集氢气,氢气应从k2进.(选“k1”或“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菠菜
B.
米饭
C.
鲤鱼
D.
豆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NaCl (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NaCl溶液(NaOH溶液)--加入过量盐酸
C.CO2(CO)--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D.碳粉(铁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工业酒精提炼白酒出售B.用霉变花生提炼食用油出售
C.用填充氮气的包装袋包装食品D.用甲醛溶液保鲜鱼类等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塑料是在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C.生产、生活中常使用的玻璃、钛合金、蚕丝等都属于合成材料
D.人工合成材料的发明与广泛使用,对人类社会只有益处,没有害处,故可以任意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2)碘盐中的“碘”是指元素(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b疾病.(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3)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c.(填字母)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4)净水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