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明用如图1装置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的性质,请回答:
(1)将A、B连接,看到B中的现象是
 
,此现象是否能证明CO2能与H2O反应
 

(2)将A、C相连,C中始终没有出现明显现象,则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思考后将A中制得的CO2先经过了如图2装置,解决了上述异常问题.CO2应从
 
导管口通入此装置,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装置的作用:
 

(4)小红继续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所加药品为
 
,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小明建议将A稍加改进,改进方法为
 

(5)为节约资源并实现化学实验的无害化排放,请完成下列回收净化过程.
①回收(4)中实验后的黑色固 体:主要操作为
 

②将(1)~(3)实验后所有废弃物均倒入同一废液缸中,静置后只得到红色溶液.经大家讨论一致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除石蕊外,下同)
 
.请完成对此废液的净化处理:
操作步骤废液净化合格时现象净化后的溶质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净化(除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分析;
(2)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气体应从长管进,短管出,根据碳酸氢钠的作用原理分析;
(4)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析;
(5)根据物质的分离与除杂质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1)A装置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石蕊试液中都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2)C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3)二氧化碳应从b端管口进入,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4)用A装置制氧气,选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将装置改进,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5)回收二氧化锰,可用过滤的方法,过滤后进行洗涤、干燥;(1)~(3)废液除石蕊外还有:NaCl、CaCl2、HCl;            
废液净化的方法是:
操作步骤废液净化合格时的现象净化后的溶质
向废液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再产生气泡
(不再产生白色沉淀)
NaCl、CaCl2
 ( NaCl )
故答案为:(1)紫色变红    不能                    
(2)Ca(OH)2+2HCl=CaCl2+2H2O
(3)b;NaHCO3+HCl=NaCl+H2O+CO2↑ 
(4)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                              
(5)①过滤(洗涤、干燥)               ②NaCl、CaCl2、HCl            
操作步骤废液净化合格时的现象净化后的溶质
向废液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再产生气泡
(不再产生白色沉淀)
NaCl、CaCl2
 ( NaCl )
点评:本实验题综合性比较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验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反应中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2
D、反应中各产物均属于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实验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实验
(1)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2)往(1)中不断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证明两种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探究实验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酸碱度和溶质的变化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使溶液均一,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依次测定烧杯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溶液的体积/mL012345678
烧杯中溶液的pH3.23.43.74.59.710.110.410.610.8
(3)请根据上表数据,在图中画出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4)当二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pH
 
7.(填“<”、“=”或“>”)
(5)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6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探究实验三】小冉选取BaCl2、酚酞、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资料卡:①BaCl2+H2SO4=BaSO4↓+2HCl;   
②BaCl2+Na2SO4=BaSO4↓+2NaCl;
③BaSO4是一种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三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硫酸过量
(6)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正确的方案是方案
 
(填序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中的一个错误原因
 

(7)同学们认为也可选用碳酸盐来判断硫酸是否过量,具体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
A.汽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人们常采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3)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彭松棉的作用是
 

(4)自来水消毒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有如下图所示的微观过程: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结合下列各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反应方程式是
 
.其制备氢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并测定所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反应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①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②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
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③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④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用NaCl配制100mL0.9%医用的生理盐水(密度约为1g/mL),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
(3)从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应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填写编号).
a.冷却结晶      b.蒸发溶剂       c.过滤
(4)将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
 
硝酸钾(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某赤铁矿石样品10g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为114.5g,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求: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铁能用于制作铁锅,应用了铁的
 
性质,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铁活动性比铜强,若将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铜片表面有
 
现象.
联合国认为,铁炊具是健康的烹饪工具,烹饪过程中可为人体补充一定量的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