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答案】

D

【解析】A、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而不是氢气;故A不正确;

B、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

C、水通电分解时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而非2:1;故C不正确;

D、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因此组成氢气的氢元素和组成氧气的氧元素均来自于水,所以说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氢气
,检验a管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燃着的木条去点燃,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燃着的木条去点燃,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管接电源的
极.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实 验 时 间/min 1 2 3 4 5 6 7 8
a管中气体体积/mL 6 12 20 29 39 49 59 69
b管中气体体积/mL 2 4 7 1l 16 21 26 31
请回答:理论上a管和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2:1
;虽然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
大于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理论比值,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
氧气微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部分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了
氧气微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部分氧气可能与电极反应了

(2)用B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现象有
红磷在瓶内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打开止水夹后,水倒流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
1
5
红磷在瓶内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打开止水夹后,水倒流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
1
5
若实测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只写一条).
(3)C图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装水的目的是
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检验a管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b管接电源的______极.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实 验 时 间/min12345678
a管中气体体积/mL612202939495969
b管中气体体积/mL2471l16212631
请回答:理论上a管和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虽然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理论比值,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
(2)用B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现象有______若实测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只写一条).
(3)C图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装水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检验a管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b管接电源的______极.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实 验 时 间/min12345678
a管中气体体积/mL612202939495969
b管中气体体积/mL2471l16212631
请回答:理论上a管和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虽然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理论比值,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
(2)用B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现象有______若实测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只写一条).
(3)C图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装水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