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氢氧化铜是碱,所以它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分析 A、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D、中和反应指的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解答 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酸,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故A错误;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推理正确,故B正确;
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氢氧化铜是碱,但不可溶,所以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C错误;
D、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因此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但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非金属氧化物和碱溶液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概念的识记及理解,以便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X+H2O,推断X的化学式(  )
A.NaClOB.ClOC.ClO2D.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D或AF.(填序号,下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
(3)若想采用B装置制取氢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名称是锌,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稀硫酸,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4)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
(5)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

(6)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a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通过两个多月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③水槽.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填编号A、B…,下同);可选用的氧气收集装置是E.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3)如果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改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需要收集30mL的氧气做实验,则最好选择F装置.若需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最好选择C装置.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可以证明收集到氧气已满.
(4)现要得到2mol氧气,理论上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请写出计算过程)
(5)兴趣小组从网上查到如下信息: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且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于是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选用B气体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又选用C装置收集,并正(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准备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碳酸钠俗称纯碱,碳酸钠水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B.食盐水和细沙C.铁粉和铜粉D.食盐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C是进行过滤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
(3)若选用D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①(填“①”或“②”)端进入.若D装置中盛有NaOH溶液,则可以除去CO气体中的混有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向装置A、B中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MnO2(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1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能复燃,说明是氧气.
(2)若用如图2的装置来收集干燥的氧气,氧气应从②进入.(填①或②)

(3)实验之后,该同学展开探究: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怎样的影响?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毫升10%的H2O2溶液,使用不同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做催化剂,测定每次收集70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实验次序12345678910
二氧化锰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17875432222
从表中数据看出: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描述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怎样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的用量越大,反应越快,超过一定量时,反应速度不变.
(4)如果在实验中忘了加入二氧化锰,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C.
A、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B、氧气总量不变,但是反应速率慢
C、氧气总量变少,且反应速率慢    D、无法产生氧气
(5)若实验室要制取1.6克氧气,理论上需要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