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为了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养殖人员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给鸡、鸭舍进行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OH.完成下列空白:
(1)过氧乙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分析 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OH,来分析其元素组成;根据元素的质量比=(C的相对原子质量×C的原子个数):(H的相对原子质量×H的原子个数),计算即可.

解答 解:(1)由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OH,则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填:碳、氢、氧;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C:H:O=(12×2):(1×4)=6:1;故填:6:1.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及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解答此类习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图1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O2密度大于空气.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图1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b(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今年中考化学技能考试中,小林抽到的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来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小林同学按以下过程进行作答: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A中无明显现象
B中有气体
C中有白色沉淀
A中物质是食盐水
B中物质是稀盐酸
C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试管C中反应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发现问题】如何处理上述废液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思考与分析】应先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后制定方案.
【实验与探究】
(1)小林将所有废液倒入一洁净烧杯中,静置后得到上层清液.
(2)取少量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中性),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出现有白色沉淀且酚酞变红的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没有Ca(OH)2、HCl.(填化学式)
【方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处理上述废液的正确方法是:在废液中继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7,蒸发获得氯化钠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对水进行研究的有关问题.
(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l%,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有AD.(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含SO2、NO2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下列图1比例模型中,代表水分子的是B.

(3)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2所示: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4)水常用来灭火,它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D.该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通常认为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关键是人类要采取适当技术对其进行利用,变废为宝.生产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CH4O)的反应之一为:CO2+3H2=CH4O+H2O.如按此反应,消耗88吨CO2,可生产多少吨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通过下列实验,能过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如图:制取氧气并检验是否集满
B.
如图:验证CO2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C.
如图:检验醋酸是否具有酸性
D.
如图: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经过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合理即可);
(2)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合理即可);
(3)反应条件不同,反应速率可能不同: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分解速率较慢,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合理即可);
(4)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常温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和光照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的A为负极,B为正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
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D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1.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