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按要求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铁离子2Fe3+;②2个氢分子2H2;③正六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SO3

分析 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正六价硫元素和负二价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三氧化硫.

解答 解:①2个铁离子可以表示为2Fe3+
②2个氢分子可以表示为2H2
③正六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SO3
故填:2Fe3+;2H2;SO3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布满干草的荒原上,因干旱炎热而发生大火,若某几个人正处于大火的下风处,当时没有更好的灭火器材,他们有脱离火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迅速顺风跑去B.迅速将周围的草拔起露出一块空地
C.迅速迎风跑D.从脚下将干草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前不久,某市举办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展览.从大麻叶中提取的一种毒品,叫大麻酚,它的化学式为C12H26O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①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2.  ②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3:16.
(2)已知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现将一饱和Ca(OH)2溶液温度升高10℃(不考虑水的挥发),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取该粉末于表面皿中,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这种粉末中含有(填物质名称)碳酸钙,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以下描述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

(1)图示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B、C(填字母).
(2)若用表示氮原子,则表示2N(填化学符号).
(3)1个 A分子中共含有4 个原子.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3.

(4)该图代表的微观含义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
(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传热介质,重水中的重氢原子(D)核内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5)硫氧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D.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物质分类、鉴别、转化、除杂方案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分类B.物质的鉴别
酸:HNO3  CH3COOH  
碱:NH3•H2O   KOH
盐:KMnO4   NaNO2
①MgCl2溶 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②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物质的转化D.物质的除杂
FeCl3→Fe(OH)3→FeCl3
NaOH→Na2CO3→NaOH
除去粗盐中的Ca2+ Mg2+ SO42-和泥沙所加试剂的顺序为: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按要求回答:
根据下图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①A表示的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②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AB(填字母);
③属于离子结构的粒子是C(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若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大理石或石灰石,在②中应加入稀盐酸.如果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a端进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20H30OX,相对分子质量为286.下列有关视黄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视黄醇属于氧化物B.视黄醇由C、H、O原子构成
C.成视黄醇的化学式中X=1D.视黄醇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别由C、H、O、S、Na、Ca、Fe等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式子里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写出),其中D为一种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无色液体.
(1)A+B→E  (2)E→D
(1)D的化学式为H2O.
(2)若A与B的反应为化合反应,E生成D的同时还可看到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若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且D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生成E,则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0.
(4)若A与B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且E又通过中和反应生成D,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E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