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已知灯泡内若残留有空气会大大缩短灯泡的寿命,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常放有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分析 红磷与灯泡中的残留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能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红磷与灯泡中的残留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能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故答案为:除去白炽灯内残留的氧气;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他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红色褪去.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溶液外)一定有Na2SO4,理由是2NaOH+H2SO4=Na2SO4+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方案]小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有硫酸
 方案2 取样,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有硫酸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仔细研究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后,认为方案1无法验证小红猜想的正确性,理由是硫酸钠和硫酸都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
[拓展迁移]大家讨论后,按正确方案进行操作,确认了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由此可知,在分析化学反应结束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到生成物外,还有考虑到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设计一个化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测定教室中空气中的成分,化学教师让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提前收集一瓶教室中的空气,以备上课实验时用.小明从实验室中拿了一只空集气瓶,带进教室,敞口放置了一会儿,盖上了玻璃片.
(1)你认为小明的收集方法正确吗?不正确.
(2)请你叙述正确的收集方法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拿进教室后将水倒出,静置一会,盖上玻璃片即可.
(3)用生活中的日用品代替集气瓶来收集教室内的空气,你的方法是用矿泉水瓶子进行上面同样的操作.或用注射器抽取教室内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为氧气的几种用途,其中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性质的是(  )
A.宇航
B.医疗C.潜水D.登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人太湖以治理污染.教育家在肯定“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
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衣粉,能改善太湖水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钙的化合物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固体,它是一种盐,该盐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1)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2)猜想:①小鸿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②你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上述两种猜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①的证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猜想②的证明往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稀盐酸,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CO2↑+H2O.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CaCO3(填化学式),该实验不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①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Ⅱ成立.②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红色.
【反思】①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是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