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许多实验表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
【答案】分析: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都是极其微小的.
解答:解: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等,这些粒子极其微小,肉眼根本看不到.
故填:粒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47、许多实验表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粒子
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王同学对化学充满了兴趣,喜欢做各种实验.有一次他和其它同学对镁进行了一些研究:
【Ⅰ】他们用砂纸打磨掉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将其放入水中,未看到有明显的现象,改用酒精灯加热后,观察到表面有大量气泡,经验是氢气.他们又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变成红色,说明有
OH-
OH-
产生.该实验表明化学反应的发生和速率与
温度
温度
有关,许多物质的
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Ⅱ】该小组成员开始研究镁带表面的灰黑色物质,小王大胆提出了三个假设:
假设1该物质是MgO;假设2该物质是Mg(OH)2;假设3镁可能会象铜一样生成碱式碳酸镁.
但其它同这立即否定了他的假设1和2,因为根据所学的知识MgO,Mg(OH)2都是
色固体.对于假设3,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证明有CO32-
取样于试管,加热 证明有氢元素
【III】他们在取镁带表面灰黑色样品时感到比较困难,索性将表面发黑的镁带全部磨成粉末,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镁粉突然出现红热燃烧起来,反应停止后有少量黑色物质A粘在试管壁上,这黑色物质A中混有什么?他们查资料筛选出几条有价值的信息:
(1)2Mg+CO2=2MgO+C; (2)C+2H2SO4(浓)=CO2↑+SO2↑+H2O;(3)SO2+Ca(OH)2=CaSO3↓(白)+H2O.
试分析A物质为
C
C
,根据上述信息,他们又设计了下列实验,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试管内样品,先滴加过量的
稀硫酸
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
加热
加热
 (填一具体的实验操作)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
【Ⅳ】为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的三种产物,应将气体通过下列三种试剂(假设每步均完全)即:
气体→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现象依次为)
白色固体变蓝
白色固体变蓝
紫红色褪去
紫红色褪去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V】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又查出胃药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Mg2(OH)2CO3、Mg4(OH)2(CO33、Mg5(OH)2(CO34等.小红同学为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E处干燥管内盛放的药品是
碱石灰
碱石灰
,其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实验步骤(2)称取样品31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为87.6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74.7g.
实验步骤(3)打开活塞
K1K2
K1K2
,关闭
K3
K3
,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实验步骤(4)关闭活塞
K1K2
K1K2
,打开
K3
K3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实验步骤(5)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得洗气瓶C的质量为89.4g,U型管D的质量为87.9g,则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Mg4(OH)2CO3
Mg4(OH)2CO3

【Ⅵ】小明认为其化学式可用Mgx(OH)2(CO3)y表示,根据化合价规律,x和y的关系是
x=y+1
x=y+1
,写出该物质分解的方程式:
Mgx(OH)2(CO3y
  △  
.
 
xMgO+H2O+yCO2
Mgx(OH)2(CO3y
  △  
.
 
xMgO+H2O+yCO2

小明设计了两套方案(忽略装置中原来的气体)
方案I:只测定分解后生成的水,连接方案是A→C→B,则C中盛放的药品是
浓硫酸
浓硫酸
,B中盛放的药品是
氯化钙固体
氯化钙固体

方案II:只测定分解生成的CO2的质量,连接方案是A→C→B→C,则B中的药品是
碱石灰
碱石灰
,最后连接的C中的药品是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请你设计出更简单的实验方法
加热碱式碳酸镁称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
加热碱式碳酸镁称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


若取样品7.88克,方案I测得生成水0.36g,方案II测得生成CO2 3.52g,请你选择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6?建邺区一模)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中包含着许多化学内容.
(1)现如今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
CH4
CH4
(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等.
(2)米、面的主要成分都是由
C、H、O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超市货架上的食盐品种丰富,有锌盐、钙盐、硒盐、加碘盐等等.这些食盐中含的锌、
钙、硒、碘等是指(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元素
元素

(4)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
醋酸
醋酸
(填一种调味品)除去.
(5)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吸附
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6)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其目的是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防止食品发生
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
而变质.
(7)茶叶、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所充入的气体可能是①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②
氮气
氮气

(8)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B
B

A.炭粉       B.铁粉       C.氯化钙    D.生石灰
(9)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小明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他想测定此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Ag-108)
[查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5.74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漏斗
漏斗

Ⅱ、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与其包装上的标注的含量是否相符
[应用]最近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C
BC

A、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B、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C、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许多实验表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