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O2与CO2的知识网络,回答:
(1)转化a得到的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
 

(2)在自然界中,实现转化e的主要途径是
 

(3)转化c与转化f均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但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不同的,这是因为
 

(4)写出转化f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2)根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状态以及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的选择;
(4)根据实验室制氧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水在通电分解时,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却为1:2;正极为氧气、负极为氢气,即氧气、氢气体积比为1:2;
(2)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过程,所以该过程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3)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
(4)转化f是高锰酸钾在受热的条件下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为:2KMnO4
  △  
.
 
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1)1:2
(2)植物光合作用(3)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
(4)2KMnO4
  △  
.
 
K2MnO4+MnO2+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理解以及气体的制取原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
C、一定含有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钙
D、一定含有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mg a% NaNO3溶液,若使其浓度变为3a%,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
2
3
的溶剂
B、蒸发掉(
2
3
m)g 溶剂
C、加入0.2m NaNO3
D、加入(
3
7
m)g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与100g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好华学能使你走出认识上和生活中的许多误区,如:
(1)钢精锅不含钢,而是铝制品;
(2)铅笔芯不含铅,而是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
请按以上表述形式再举出两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000g只含碳酸氢钙的硬水,充分加热得到沉淀0.3g,有关反应方程式:Ca(HCO32
  △  
.
 
CaCO3↓+CO2↑+H2O,计算此硬水中碳酸氢钙的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稀盐酸和大理石,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只用上述药品制O2,则必须补充的仪器有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只利用如图1仪器及药品制取CO2时,应选择的药品时
 
,所需仪器组合是
 
(填序号),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Ⅰ.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Ⅱ.若要如图2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里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B、石灰浆
C、牛奶D、生理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一个密封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MNQP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26212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物质的质量为13g
C、反应中M、P均为反应物
D、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