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工业酒精中所含甲醇是一种有毒、有酒味的可燃性气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下列反应:8CH3OH+11O2$\frac{\underline{\;点燃\;}}{\;}$aCO2+2CO+16H2O 试计算:
(1)a的值是;
   (2)CH3OH相对分子质量是;
   (3)若反应消耗4.4氧气,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各多少克?

分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总个数不变;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解答 解:(1)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8CH3OH+11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2CO+16H2O,
a=6,
答:a的值是6.
(2)CH3OH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32,
答:CH3OH相对分子质量为32.
(3)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y,
8CH3OH+11O2$\frac{\underline{\;点燃\;}}{\;}$6CO2+2CO+16H2O,
       352       264      288
       4.4g       x        y
$\frac{352}{4.4g}$=$\frac{264}{x}$=$\frac{288}{y}$,
x=3.3g,y=3.6,
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别为3.3g和3.6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分析数据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在化学反应A+2B=2C+D中,5gA与10gB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了3gD,则生成C的质量为12g,若要得到6gC,则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2.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不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因为镁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氧化镁的质量,因此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
(3)小红按图1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把一定量的氮化镁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此黄色固体是Mg3N2
(4)为了证明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小红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①: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
等装配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
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②: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
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frac{1}{5}$左右.
步骤③: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A.步骤②的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B.在步骤③“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C.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反思与交流】
(5)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大于Mg3N2.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比氮气活泼,相同条件下以和氧气反应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胆矾(CuSO4•XH2O).
I、硫酸铜的制备
方案1: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制备硫酸铜方案:

方案2:乙同学根据查阅资料找到了一种工业制备硫酸铜的流程:
(1)方案1中在空气中灼烧的目的是将铜转化为氧化铜,该方案中的②处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2)你认为方案2(填1或2)更合理.理由是:耗能少或无污染.
(3)方案2中,要求温度控制在50℃到60℃可能的原因为防止H2O2受热分解.
(4)兴趣小组同学一致指出,将滤液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等操作后,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硫酸铜晶体.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减少硫酸铜晶体因溶于水而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加热一定量小苏打(Na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向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
C.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全力支持北京奥运.
(1)奥运火炬(见图甲)的外壳主要材料轻薄高品质的铝合金材料.工业上制取金属的方法是:通电分解氧化铝(Al2O3)得到单质铝,同时生成了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O3$\frac{\underline{\;通电\;}}{\;}$4Al+3O2
(2)火炬的外壳用铝合金制作有利于火炬手收藏火炬.其原因是铝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制品不被继续腐蚀.外形材料为可循环使用的环保材料,能回收利用.图乙图标中属于物质回收标志的是B(填序号).
(3)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足够的热量.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北京奥运火炬所用燃料丙烷(C3H8)属于有机物(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丙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frac{\underline{\;点燃\;}}{\;}$3CO2+4H2O.
(4)福娃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制作它的外部材料是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区别它们时可用灼烧的方法,如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纯羊毛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茶氨酸分子中碳、氢原子数比为1:2B.茶氨酸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2:1
C.茶氨酸中含有O3分子和N2分子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小刚、小军、小红对一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定其成分的含量.
一、成分的确定:三位同学都作出以下的猜想: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做出②③猜想的依据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验证①②③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肯定猜想①(填序号)是错误的.
(2)小军又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结合小刚的实验,认为猜想③是正确的.小红却认为小军的所得结论不确切,因为Na2CO3溶液也会使酚酞变红.
(3)为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CaCO3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漏斗.
③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也有问题,理由是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但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则小刚改进的方法是将滴加澄清石灰水改为过量的CaCl2.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猜想③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钢铁是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B(填字母).

(2)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纯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地较软      B.生产和生活中的“钢铁”多为铁合金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D.地壳中的铁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却在铁质的暖气片外面涂一层铝粉,保护铁不生锈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日常生活中铝制品不易锈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