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15gNaCL

B. 试管夹应夹在试管上部的三分之一处

C. 10ml量筒最8.95ml的水

D.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Cu+O2+_____+H2O=Cu2(OH)2CO3

(3)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此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B. 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

C. 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 D. 氧气可用于气焊、气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电分解水时,在正极得到____气,同时可在负极得到_____气,正极与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的是(

A. H B. N2 C. CO D. 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2分)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 (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 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 (填“1”或“2” 或“3”)正确。

(2)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12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资料在线】

(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

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

(3)按图12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1)。

(4)连接A、B、C装置, 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 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1)。

【实验装置】

【相关数据】

【回答问题】

(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 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 (填“有”或 “没有”)氧元素。

(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