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为保证实验成功,应继续进行实验
C.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更小的微粒
D.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

分析 A、利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来解释;
B、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
C、根据粒子的性质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析;
D、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分析.

解答 解:
A、因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几千万年前地球上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说法正确;
B、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为保证实验成功,应继续进行实验,说法正确;
C、用刀切西瓜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把原子恰好分成更小的微粒,说法错误;
D、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说法正确.
答案: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的特征和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不变规律,属于基础知识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兴趣小组同学用鼻子闻“自流沟水样”,闻到臭味并伴有鱼腥味,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鱼腥味和臭味的是(  )
A.肥皂水B.明矾C.活性炭D.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E、F分别是氧化铁、二氧化碳、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C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灭火,六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名是烧碱、火碱、苛性钠.
(2)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D的一种用途改良酸性土壤等.
(4)B能转化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发光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B.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以减少雾霾的形成
C.合理开采和利用稀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
D.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碳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CO或CO2,那么,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以外,能不能生成其他产物?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过氧化氢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氢能使紫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可能混有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设计并完成实验】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点燃氢气并收集液体燃烧物.
小亮取4只试管,分别加入5滴酸性KMnO4溶液,再加入小明收集的液体产物和蒸馏水,测定恰好使紫色退去所需要的液体体积.
实验序号加入液体实验现象
实验A 的收集液4.0mL褪色
实验B 的收集液5.5mL褪色
实验C的收集液10.0mL不褪色
蒸馏水10.0mL不褪色
【得出结论】
(1)用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2)实验④的实验目的是对照实验.
(3)由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可知,氢气燃烧有(填“有”或“无”)过氧化氢生成.
(4)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用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得氢气不纯(填“纯”或“不纯”).
(5)实验③比实验②更接近事实,因为它可排除空气中其他成分的干扰.
【反思与评价】
“用锌和稀H2SO4反应制氢气”与“电解水制氢气.氧气”,分别进行试验①和试验③,各自的优、缺点是:前者易于操作;后者反应物、生成物纯净(氢气、氧气和水),后者原子利用率高于前者(后者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而前者制氢气时产物还有硫酸锌,点燃时消耗空气中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组成的.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由此可推知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倒入后,从下往上使可燃物隔离氧气(或空气)而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装置简单,便于操作.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便于检验生成物.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增强水的导电性.
(4)这一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此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氧气,B管收集到氢气.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若已知该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1,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1,则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6)在D管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燃着的木条.
(7)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还是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已进行了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C.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的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乳化作用.
(2)碘片中的“碘”指的是元素(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铬、铜及其合金在交通工具上随处可见.现将铬(Cr)丝插入Cu(NO32溶液中,铬丝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则铬和铜相比,金属活动性强的是铬.
(4)水是重要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盐类物质.盐溶液的颜色通常与溶液中的离子有关.已知NaCl溶液中含有Na+和Cl-,FeCl3溶液中含有Fe3+和Cl-.据此推测,FeCl3溶液呈现棕黄色的原因与Fe3+(填离子符号)离子有关,理由是NaCl溶液是无色的,说明Cl-不能使溶液显色,因此,FeCl3溶液呈现的黄色与Fe3+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