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水是生命之源,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水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1)“生命吸管”(如图A)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吸附和过滤的作用.
(2)图B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氯化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3)水是很好的溶剂.图C为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①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NH4Cl和Na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D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图D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活性炭起到吸附和过滤的作用;
(2)依据氯化钠的水、汽油中的不同现象可知,实验目的是:验证氯化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3)①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向两个分别盛有45gNH4Cl和Na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D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图D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
A、升高温度的方法,溶剂质量可能不变,故A正确;
B、升高温度的方法,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
C、升高温度的方法,溶液质量不变,故错误;
D、升高温度的方法,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吸附;
(2)验证氯化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3)①氯化钠;
②A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区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测定它们的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锌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Zn(NO32+2H2O+2X↑,则X为NO2;判断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现有以下物质:A.不锈钢;B.氧气;C稀有气体.; D.活性炭;E.二氧化碳.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可供急救病人呼吸的是B;          
(2)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A;
(3)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C;
(4)可用作净水剂的是D
(5)可用作光合作用的原料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除去CO中的CO2
B.
验证燃烧需O2
C.
收集H2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①从宏观上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②从微观上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①一氧化碳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时,一氧化碳表现出还原性.
②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们用四朵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进行如图的实验,让我们体验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本实验中紫色的干燥小花不变色的是步骤BC(填字母序号),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CO2+H2O═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敏认为要验证上述结论,A、B、C、D四个步骤中可以省略步骤B,她的理由是步骤D中有向紫色小花喷水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如图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过滤
D.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B.死灰复燃C.刻舟求剑D.大海捞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铁、铜和铝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下列用品中主要应用金属导热性的是b(填标号).
a、铁制水龙头     b、铜制火锅材料     c、铝制易拉罐      d、铜、铝制电线
(3)人们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硬铝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填“大”或“小”),熔点比纯铝的熔点低(填“高”或“低”).
(4)“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西汉•刘安《淮南万毕术》)被誉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意思是铁与天然存在的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单质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选填“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
(5)铜器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从它的化学式可推知,铜生锈的过程除了与氧气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