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小刚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选序号填写)。

①活性炭 ②明矾 ③石灰石 ④盐酸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通过操作①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____(填可溶性不溶性)杂质。在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______水,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 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

(5)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二)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6)下面关于水的两个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7)右上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检验该气体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能,通过对电解水产物的验证,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8)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水电解系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

【答案】 ) 过滤 不溶性 引流 a c 活性炭 物理 硬水 煮沸 杀菌消毒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氢气 省略 化学 氢氧元素 AD

【解析】(1)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使浑浊的水变澄清,故选②。(2)通过过滤可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和色素吗,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4)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出现浮渣较多。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6)电解水是化学变化,加热水是物理变化。(7)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氢气+氧气水,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对电解水产物的验证,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8)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正确;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错误;C.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D.水电解系统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正确。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收集装置是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装置的组合是___

(4)实验室收集SO2可以选用C,据此可知:SO2具有的性质是__ ,由于SO2 ____,最好用下图F装置收集,应该是___管进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______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_________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用完的菜刀要擦干存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矿石粉碎 C.钢铁生锈 D.葡萄酿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氧气的系列探究实验。

【探究一】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O2),实验结束时,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MnO2)分解放出氧气(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K2MnO4)分解放出氧气(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_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K2MnO4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以下是某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做2个实验

(不要写出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化学符号为P)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请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该反应 __不是)氧化反应。

⑵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mL

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_____(填写序号,可以多选)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防止气体受热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注:四朵花均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浸泡过并晾干) (  )

A. 实验Ⅰ中紫色干花变为红色,只说明了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与本实验没有关

B. 实验IIIII均为对照试验,说明水及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C. 实验III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是潮湿的,而实验IV中的二氧化碳必须是干燥的

D. 实验IV为验证实验,紫色干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①水;②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照下列要求,完成计算。

(1)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Ag/L,空气的密度为Bg/L。

据此计算_________L的空气中含有Ag氧气(用整数表示);

(2)若要收集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气体。如图在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 打开活塞通入氧气,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V后立即通入空气,当量筒中水的体积达到100ml时,立即关闭活塞。则设定的体积V约是________mL(请写出简明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如下:

(1)步骤③现象是试管内有____________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步骤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