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_。
【答案】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金属 非金属 Na+(Mg2+或Al3+) O2-(或F-)
【解析】(1)在第三周期(横行)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3)氖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0个,第一层是2个,第二层是8个,镁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0个,第一层是2个,第二层是8个,镁离子可以表示为Mg2+,同理还有:Mg2+或Al3+;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0个,第一层是2个,第二层是8个,可以表示为O2-,同理还有:F-。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 猜想或假设 B. 提出问题 C. 设计实验 D. 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待红磷燃烧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装置有点漏气 B.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镁条的量不足 D.镁条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了反应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3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1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1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__ mL刻度处才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 可以利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氧气会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 C F;
(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你的生活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加油站、油漆厂等地方要严禁烟火
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作灯火实验
D.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两个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
(2)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
(3)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用于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实际是金属_________的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用B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3)若用B装置除去该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瓶内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4)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A装置除了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