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试管1和2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2)B实验的名称是过滤,图中的一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
(3)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作对比或对比实验.
(4)D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5)医院用E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b(填“a”或“b”) 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6)F实验说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的$\frac{1}{5}$,下列操作不妥的是④.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分析 (1)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
(2)根据过滤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增加这个对比实验.
(4)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性质.
(5)根据洗气时要长进短出解答;
(6)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 解:(1)A实验是电解水,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试管1和2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2)由图示可知,B实验的名称是过滤,图中的一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
(3)通过烧杯①与烧杯③的对比发现,烧杯①中的酚酞变红,烧杯③中的酚酞不变色,说明是氨水让酚酞变红而不是其它物质让酚酞变红,而氨水和酚酞并没有混合,从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作对比或对比实验.
(4)D实验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5)洗气时要长进短出,所以b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6)F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说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的$\frac{1}{5}$,在测定空气中养我的体积分时,应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夹紧止水夹、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多,不易用教室里选用的空气.
故答为:(1)氢气,1:2;(2)过滤,未用玻璃棒引流;(3)作对比或对比实验;(4)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5)b;(6)$\frac{1}{5}$;  ④.

点评 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水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冰川水B.海洋水C.地下水D.湖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省农科院在某市选取下列三种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
A.砂粒比例较多的山岙坡地
B.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
C.河湾内河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
在天气状况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并采取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A地的产量最高,C地最低,且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是(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A.
(2)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重的田间管理是D
A.浇水      B.施肥    C.松土通气    D.排水防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若将agKClO3与bg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cg,则反应生成O2的质量是a+b-c克,同时会生成KClc-b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图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B.构成图示中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frac{\underline{\;\;△\;\;}}{\;}$2Hg+O2
D.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装置组合是CG (选填装置编号,下同).写出用该组合在实验室制取的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制取、干燥、收集氨气,并探究氨气的一些性质.
【查阅资料】
①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②氨水,主要成分NH3•H2O(一水合氨),氨气的水溶液,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出氨气.
(2)将浓氨水滴加到固体烧碱上可以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选用C.请写出固体烧碱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促进氨水挥发.(任写一条)
(3)实验室通过直接加热浓氨水的方法也可以获得氨气,但混有大量水蒸气.现欲用此方法制取干燥的氨气,其装置组合是BDG.

图为合成氨的模拟实验装置图(玻璃管中是铁粉和石棉绒组成的混合物).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使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③在Y型管盛有亚硝酸钠和氯化铵饱和溶液的一边加热(NH4Cl+NaNO2$\frac{\underline{\;\;△\;\;}}{\;}$NaCl+2H2O+N2↑);④到产生氮气较快时,将酒精灯移至玻璃管下方加热.
(4)反应开始前使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部的空气,防止可能发生的爆炸,同时生成尽可能多的氢气,提高氢气浓度从而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5)当锥形瓶中出现酚酞溶液变红现象,表示有氨气生成.
(6)写出玻璃管中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1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NaHCO3与水反应产生CO2.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NaHCO3与酒石酸能反应生成CO2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Na2CO3
【小  结】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加水或加热;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硝酸钾固体.
(1)若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生石灰,可观察到试管中有什么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若试管内盛放的是饱和石灰水,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生石灰后,又会产生什么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
(1)现有指定化合价的几种元素:$\stackrel{-2}{O}$、$\stackrel{+1}{H}$、$\stackrel{+1}{K}$、$\stackrel{+3}{Al}$、$\stackrel{+5}{N}$,请选择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一种难溶于水的碱Al(OH)3
②一种酸HNO3
③一种复合肥料KNO3
④原子个数比为2:5的氧化物N2O5
(2)用醋酸可以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含CaCO3和Mg(OH)2】,已知醋酸与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参考此反应,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