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图1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 ②长颈漏斗.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D(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一团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3)小红同学要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B和C(填字母)进行组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检查上图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小明同学探究B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2所示.
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符合要求,B装置应改为图3中的A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利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意集满气体后的操作顺序,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4)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5)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解答 解:(1)①是铁架台,②是长颈漏斗.
故填:铁架台;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A装置中,试管口还缺少一团棉花;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 熄灭酒精灯.
故填:A;D;一团棉花;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3)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B;C;CaCO3+2HCl═CaCl2+H2O+CO2↑.
(4)检查上图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故填:将装置连接好后,先把导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试管,观察导管口若有气泡冒出,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5)B装置应改为图3中的A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水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故填:A.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工厂排故的废水中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瓶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将废水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待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由图一可知,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A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固体A是银;同学认为固体A是银和铜;丙同学认为固体A是银、铜、铝,你认为固体A还可能是银、铜、锌.
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丙同学的猜想错误,理由是铝比锌活泼,锌不能和硝酸铝反应.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固体A的成分,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
 实验1:取固体A加入盐酸 无气体产生
 实验2:取溶液B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
 无蓝色沉淀
由实验可知,固体A一定是银和铜.
【反思交流】若实验1观察到下列现象:
固体A$\stackrel{取样,滴加稀盐酸}{→}$无色气体
则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为硝酸锌和硝酸铝;写出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计算
(1)氧化铁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铁中铁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3,
(2)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目前,我市长岛、栖霞、莱州、招远、开发区等地的风力发电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海阳的核电项目也已经启动.这些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钛酸亚铁是铁和钛的合金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D.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X+2TiCl4+6CO,则X为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总结
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
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迅速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为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比;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证明在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4.68.8000
反应后质量(g)006.65.4a
①表中a的值为1.4.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frac{\underline{\;点燃\;}}{\;}$6 CO2+12H2O+2 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较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起到补血的作用,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乙两烧杯盛有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铝和锌,充分反应后,甲烧杯中的铝有剩余,乙烧杯中的锌全部完全反应.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甲产生的氢气多②乙产生的氢气多③甲乙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A.B.C.②③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