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 。
(2)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
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HCl
你的猜想:有 。
【交流讨论】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 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猜想成立 |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1)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3)你的猜想:NaCl、Na2CO3 丙 理由是:白色沉淀是CaCO3,能与盐酸反应,二者不能共存(表述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我的猜想成立 (或...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查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 FeCl3 HCl NaOH KNO3 B. HCl K2CO3 Na2SO4 BaCl2
C. MgSO4 BaCl2 CuSO4 Na2SO4 D. NH4Cl NaOH HCl Ca(OH)2
AB 【解析】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钾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 Na2SO4 BaCl2 K2CO3 HCl HCl 无现象 无现象 气体 ﹣﹣﹣ K2CO3 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模拟化学测试卷(4) 题型:单选题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28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D 【解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28,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 ;
(2)X的值为 ____________ ;
(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______周期。。
Mg2+ 12 3 【解析】(1)离子符号的书写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电荷数,再写正负号;(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的值为 2+8+2=12;(3)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该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故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2018届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中,玻璃棒起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的作用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溶解时玻璃棒起着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错误;B、过滤中用玻璃棒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起着引流的作用,错误;C、蒸发时,为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应用玻璃棒搅拌,正确;D、测定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则玻璃棒的作用是蘸取液体,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3月信息反馈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1) 缺_____________元素会导致侏儒症 ; (2)碳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3)两个汞原子__________; (4)硫化钠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
锌 CO32- 2Hg 【解析】(1) 缺锌元素会导致侏儒症;(2)带负电荷的离子是阴离子,碳酸钠中的阴离子是CO32-;(3)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汞原子是2Hg;(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3月信息反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实验时要戴上护目镜
B.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 “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A 【解析】A.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实验时要戴上护目镜。故A正确。B.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不应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容器。故B错误。C. “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不应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应用玻璃棒蘸取,滴加在试纸上。故C错误。D.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接近蒸干。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3月信息反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概念中,一定属于描述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 汽化 B. 液化 C. 爆炸 D. 缓慢氧化
D 【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缓慢氧化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一)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2016 年 1 月 29 日《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首次将从空气捕获的二氧化碳用氢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其转化为甲醇,同时有水生成。该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质量如下图所示。
(1)此反应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
(2)通过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我们可获得有关化学知识:例如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请你再举一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Z的数值时,列出了下列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X+Y+Z=122 B. Y+Z=100 C.(100-X):Y=3:16 D (100-X):(Z-10)=22:9
丙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O2+ 3H2 CH3OH + H2O AD 【解析】本题考查了微粒模型的应用,物质的分类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题中的图例进行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图示结合含碳化合物的组成来判断;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来书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可进行有关的计算。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是无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