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钢板外壳       B.玻璃车窗    C.灰铸铁气缸    D.铝制轮毂?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
 

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溶液变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4)常用的汽车燃料有汽油、乙醇汽油、柴油等,其中污染较少的是
 

(5)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基础上通过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以连续使用而不消耗,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作用可能是
 

                 
CO
O2
四氧化三钴纳米棒→CO2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铁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黄;
(4)汽油、柴油中含有硫元素等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元素,乙醇汽油中不含有这些元素,燃烧后污染较轻;
(5)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因为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
解答:解:(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多数是用铜制做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钢铁属于铁碳合金,铝制轮毂属于铝合金,玻璃属于非金属材料,不是合金,故选B;
(3)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氧气)和水;
②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反应初期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汽油、柴油中含有硫元素等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元素,乙醇汽油中不含有这些元素,燃烧后污染较轻;
(5)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因为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
故答案为:(1)导电性;  
(2)B;   
(3)①隔绝空气,隔绝水;②Fe2O3+6HCl═2FeCl3+3H2O;
(4)乙醇汽油;
(5)催化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为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并确定其组成,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讨论与交流】
(1)NaOH能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生成Na2CO3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②Na2CO3的水溶液呈碱,③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固体全部为NaOH. 猜想二:固体全部为
 

猜想三:固体为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一】将待检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按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
(2)方案一: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在pH试纸上,测得pH
 
(填“>”、“<”或“=”)7,说明猜想一成立.
(3)方案二:取该溶液少许,往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二或三成立,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很明显,方案一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实验探究二】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的组成,该实验小组的同学称取42.4g待检固体中于烧杯中,加入157.6克水,配成200克溶液,并将它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CaCl2溶液,将产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项目 1 2 3 4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50g 100g 150g 200g
产生沉淀质量 4g 8g 9g 9g
(5)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根据实验3所得沉淀质量可计算得到反应前每份溶液中Na2CO3的质量为9.54g,所以猜想
 
成立,有部分同学提出不必要做实验4,理由是
 

(6)实验小组对4次实验后的沉淀过滤后都要经过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如果省略洗涤沉淀的步骤,对Na2CO3的质量计算结果影响是
 
(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探究三】
(7)实验探究一的两个方案都不完善,实验探究二虽然能得出固体的组成,但它的实验操作比较复杂,请你再设计一个较简单探究方案来验证固体的组成
 
(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超市卖的纯碱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5g该纯碱样品,在烧杯中配制成60g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钙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反应开始前,向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计算记过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基本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一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时红磷要过量    B.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实验
C.火焰熄灭后要立刻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D.该实验可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E.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2)实验二中,两液体混合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实验三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4)实验四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要先
 
 (填序号);
A.通一会儿氢气    B.点燃酒精灯
该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粗盐的初步提纯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步骤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等.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
 

②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其目的是
 

③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蒸发结束后,将热的蒸发皿转移至实验台上的具体操作是
 

(2)若要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MgCl2、CaCl2、Na2SO4),常用下面的流程来进一步提纯: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
 
、过量的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②操作b的名称为
 

(3)用提纯后的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①若要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
 
,水的体积为
 

②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
 

③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氧气)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
 
乙(填“>““<”或“=”):
(2)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解度
(3)t2℃时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降温至t1℃,
 
(填“有”或“无”)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
 

(2)一个丙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由大量丙分子聚集成的丙物质
 
(填“可能”“不可能”)是氧化物.
(3)在此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⑥B.①②⑤C.③④⑥D.①③⑤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A、汞-水银
B、氧化钙-生石灰
C、碳酸氢钠-纯碱
D、乙醇-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