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浓硫酸D.硝酸铵

分析 物质溶于水时,有的因溶解放出大量热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则溶解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温度降低,也有的无明显吸、放热现象,溶液温度也无明显改变.

解答 解:A、生石灰溶于水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且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无化学反应.
C、浓硫酸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无化学反应.
D、硝酸铵溶于水中,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B.花生霉变C.蜡烛燃烧D.火药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甲、乙、丁转化关系如图,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关系进行冶炼金属丁,若甲为氧化物,乙为氧化铁,丙为固体单质.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丙的化学式是C.
(2)另一兴趣小组利用右图关系进行制取某化合物,若甲为盐酸,乙为钾盐,丙为钙盐,则乙的化学式为K2CO3,丙的化学式为CaCl2,写出 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2KCl+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现不变红,故溶质不可能含氢氧化钙.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猜想(B)正确
猜想(C)正确
【交流反思】
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BC(填字母).
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7
D.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3)写出Ca(OH)2溶液在空气中变质主要原因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结合生活常识,用化学知识填空;
(1)生活中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其中的“钙”应理解为元素(填“元素”或“单质”).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2)自来水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3)发现家里的水壶有水垢,一般用食醋除去;洗碗的时候添加洗洁精很容易把油污洗去,这是运用了乳化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天然气做燃料B.铜做导线C.干冰做致冷剂D.活性炭做净水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某服装标签如图,该服装面料含有的天然纤维是棉,合成纤维是涤纶,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灼烧闻气味.
(2)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食品营养素中,可以调节体内许多代谢反应的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
(3)自行车是很多人出行的工具,写出一条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涂油.
(4)“84消毒液”常用于家庭、医院、车站等扬所的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氯显+1价.则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
(2)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该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从长颈漏斗口注水,漏斗中的水位不下降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O.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从导管c又可得到的气体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设计了如图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Cu>Ag.
(2)金属C的名称是,操作a的名称是蒸发,操作b的名称是过滤.
(3)请写出步骤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