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②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层温度最高.
③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了水.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据此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分析 ①根据蜡烛能浮在水面上,比较蜡烛和水的密度;
②根据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
③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据此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①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②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c处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③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石蜡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①小;②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③水;二氧化碳;石蜡+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现有A、B、C、D、E五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把它们进行一系列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①B跟C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②B跟D两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③B跟E两溶液混合,产生气泡;④C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分析上述实验现象,推出A、B、C、D、E的化学式分别是NaCl、Na2CO3、Ca(OH)2、CaCl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

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装置的编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收集装置应该选用D,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的概念,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主要观点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此规律的指导下,就使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氮气 ④食盐 等物质的序号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③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①,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④.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L,大约需要空气40L,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3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下列四个变化中,与其他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B.蜡烛燃烧C.加热高锰酸钾D.工业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小明已通过基础实验6-“粗盐的提纯”除去了难溶性杂质,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可溶性杂质,他称取了一定量的“精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再进行除杂提纯,进一步得到较纯净的NaCl固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操作a、操作b和操作c相同,都为过滤
B.若X、Y、Z分别为NaOH、BaCl2、Na2CO3,则溶液N中的溶质为CaCl2
C.若Z为Na2CO3,则白色固体一定为BaCO3和CaCO3
D.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得出结论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1)(3)(4)(2)(5)(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聪聪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除生成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他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MgO
猜想二:Mg3 N2
猜想三:MgO、Mg3N2
【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3N2与水反应产生NH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该固体投入到盛水的烧杯中 若烧杯中只有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猜想一正确

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猜想二或猜想三正确
【表达与交流】聪聪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定量的方法确定猜想三正确,请写出将固体投入水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Mg3N2+6H2O=3Mg(OH)2+2NH3↑.
【想关结论】空气中N2和O2体积比约为4:1,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3N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