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由该实验可知,可燃物燃料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使用了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SO2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SO2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SO2的质量表示)。
浓度级别 | SO2标准(mg/m3) |
一级 | 浓度≤0.15 |
二级 | 0.15<浓度≤0.50 |
三级 | 0.50<浓度≤0.70 |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SO2的含量。将2m3空气通入一定含量碘(I2)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SO2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O2 + I2 + 2H2O =H2SO4 + 2HI 。此空气中SO2的浓度级别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试剂选择红磷,不能选择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铁丝(只能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镁条(不但能与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由此你总结出选择试剂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红磷量为什么要足够多?__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打开止水夹的时机为________________,否则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测定时得到的结果小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前没有夹紧止水夹 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点燃的红磷插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一瓶酒精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实验,在查阅资料后,总结出了下列材料:通常状况下,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⑤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点燃酒精,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
(2)酒精挥发发生的是 ________ 变化(填物理、化学),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过程__________
(3)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香水中酒精含量一般为30%,当香水瓶密闭时,瓶体压力会增大,长期处于高温暴晒环境下,就可能发生爆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汽车香水是 _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微观角度分析,在车内可闻到香水气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
(5)实验中不小心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
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_____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6)在盛放酒精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 ;A粒子的化学式是 。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在用丙炔
合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可能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
(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______色,细铜丝团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 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填 “原子”、“分子”或 “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