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 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1:3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蒸发结晶法提纯B;
(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
变的是B.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4)粗盐提纯实验中,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水太多,过滤的时间太长;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50g:150g=1:3;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蒸发结晶法提纯B,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
变的是溶剂质量;粗盐提纯实验中,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水太多,过滤的时间太长;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解答 解:(1)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50g:150g=1:3;故答案为:1:3;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蒸发结晶法提纯B,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溶剂质量;故答案为:B;
(4)看图2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g,因为水的密度是1.0g/mL,因此是10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水太多,过滤的时间太长;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故答案为:10;水太多,过滤的时间太长;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结晶的方法等,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B.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呼吸B.食物腐败C.酒精燃烧D.铁制品锈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石墨、纯碱、烧碱、稀盐酸、氯化钡、熟石灰、食盐等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用上述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可作润滑剂的是C.
(2)用以上物质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各写1个)
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
碱与盐的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
C.配制溶液时,如俯视量筒读数则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大
D.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Y,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    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3)实验室A和E连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4)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填字母代号),理由是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5)如果用图F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b(填a或b)
进入,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6)如果利用B和图G装置连接起来,通过读取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当双氧水从长颈漏斗中流入锥形瓶时,会将锥形瓶中的一部分空气排出并进入F装置,导致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大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20202020
反应后质量(g)2030未知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C.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D.其化学方程式为:2C+3D═5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做法与“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洪泽”不吻合的是(  )
A.植树种草B.就地焚烧垃圾
C.节能减排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
B.尼古丁由碳、氢和氮三种元素组成
C.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D.CO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