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

A. 状态和颜色改变 B. 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

C. 一定有气体放出 D. 一定发光发热

B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状态和颜色改变、有气体生成、发光放热等都是常常伴随的现象。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测试卷 题型:推断题

医院经常用一种暗紫色消毒粉对环境进行消毒。取少量该消毒粉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B___;C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黑色固体C与无色液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

红磷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过程中,白色固体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

(4)A受热分解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中,能够溶于水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KMnO4O2MnO22H2O22H2O+O2↑4P+5O22P2O5氯酸钾K2MnO4 【解析】 推断题往往以框图的形式出现,箭头的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该题的突破口,此题中A、B是突破口。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B是氧气;高锰酸钾是紫色固体,加热时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A是高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是“加热150mL蒸馏水”,你认为他应选择的哪一组器材完成这个实验( )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A 【解析】 加热150mL蒸馏水量比较多不能放在试管内,要用烧杯,加热需要用酒精灯,同时为了使烧杯受热均匀,需要垫石棉网,烧杯应该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所以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鲁教版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训练题 题型:填空题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 【解析】 根据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根据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因素可知: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1)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2)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3)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4)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鲁教版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同步训练题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甲时,将甲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左盘砝码质量为,游码指示的刻度为,则固体甲的质量为( )

A. B. C. D.

B 【解析】 可根据天平的原理进行计算,天平左边和右边的质量关系为:左盘中的物质的质量=右盘中物质的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 设固体甲的质量为x。根据天平左边和右边的质量关系为:左盘中的物质的质量=右盘中物质的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可得10g=x+0.8g,解之得x=9.2g。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鲁教版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等.

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________(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加入药品前应注意检验装置的________性.

乙同学选择装置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应该装置试管内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

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判断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与否,你认为较科学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依据实验事实

试计算一间空间的教室里含有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

铁架台集气瓶加热氯酸钾电解水①②或气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导管③克. 【解析】 (1)依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作答;(2)依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作答;(3)双氧水制氧气不需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无污染;(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要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在制取气体前要先检验装置的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鲁教版化学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氧气在加压、降温条件下会变为________色液体或固体.这是________变化.液态氧气一般储存在________中.

淡蓝物理蓝色钢瓶 【解析】 根据氧气三态的变化、贮存方法分析回答。 氧气在加压、降温条件下会变为淡蓝色液体或固体。该变化的特征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是物理变化。液态氧气一般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把A中仪器连接起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用B、C、D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因操作错误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因方案错误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

(3)方案错误的实验中,改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

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的颈,使其更加容易插入到单孔塞中CBD降温结晶后过滤(或冷却热饱和溶液后过滤) 【解析】 (1)用水把单孔塞润湿后可以起润滑作用,方便实验仪器连接, (2)托盘天平的使用过程是左物右码,而图B是相反的无法达到目的,C过程实验操作正确 (3)硝酸钾溶液的溶解度曲线是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鲁教版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过关检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仔细观察上表,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

(3)第3周期(横行)中第13号元素的是________,其阳离子是________.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和Ne b.Li和Na c.Al和Si d.F和Cl

碳OMg硅S硼的元素符号为BAlAl3+AlCl3bd 【解析】 (1)6号元素是碳,氧元素符号为O,镁元素符号为Mg,14号元素是硅,硫元素符号为S;(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为硼的元素符号为B; (3)13号元素是铝元素,其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