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苹果醋是一种利用苹果发酵制成的饮料,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苹果酸(化学式为C4H6O5是这种饮料的有效成分.请计算:
(1)每个分子中含_________个原子;
(2)苹果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
(3)67克苹果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有____________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
(2)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____。
(4)一定条件下,将2.4gCH4与8.0g由8号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H2O、2.2gCO2和物质X,该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CO2+6H2O+2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5)将镁、钙、铁、铜四种等质量的金属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产生氢气最多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实验,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铁粉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变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______。
(3)用激光引燃铁粉前,称得总质量为m1。熄灭后,待锥形瓶冷却至室温,称得总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松开锥形瓶的瓶塞,称得总质量为m2,则m1______m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 停止加热后马上读数
B. 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中,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内容)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主要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②属于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操作I”中的操作是_____,通过该流程制得的轻质碳酸钙中元素含量最高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纳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中A所示,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 pH_____(填“>”“<“)7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组某同学认为,使用pH试纸之前,应该先用水润湿,效果会更好,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同学们经过讨论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实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B,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C,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C. 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