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 单质 | 氧化物 | 化合物 | 混合物 |
A | 铝合金 | 五氧化二磷 | 盐酸 | 空气 |
B | 水银 | 水 | 硫酸铵 | 冰水混合物 |
C | 金刚石 | 干冰 | 氧化铜 | 生理盐水 |
D | 钢 | 生石灰 | 火碱 | 煤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偏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室内起火后,立即打开门窗
B.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先做灯火实验
C. 夜晚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
D.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情况中,菜刀腐蚀由快到慢的是( )
①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②切湿咸菜后未清洗;③切肥猪肉后放置.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③ D. 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C所含元素相同,反应I是工业上以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主要反应,G分子中没有中子,F为导电性最强的金属。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反应②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_;
(4)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美国康奈大学研究人员发明出一种含有铋铟锡等金属的新型合金材料。该材料能被用在各类变形设备中。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铋、铟和锡形成的合金熔点大于铋、铟、锡
B. 铝比铁活泼,故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被腐蚀
C. 铁制品在热带雨林地区比在沙漠地区更易生锈
D. 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D_____。
(2)反应②是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反应④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填化学式)。
(4)①⑤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岛局属四校2019届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 质的是
A.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B.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铜用于制作导线 D.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