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5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
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adcb (填字母序号).
(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30g,则50g水中最多溶15g,所得溶液质量为:15g+50g=65g;
(2)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具体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制成饱和溶液,再降温,析出晶体后过滤;
(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开始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说明开始物质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冷却后溶液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所以析出晶体.
故答案为:(1)65;
(2)adcb;
(3)不变;
(4)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
NaOH3191111129313336
(1)依据如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D.
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9.1g.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降温结晶.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甲、乙、丙三个探究实验同学们都很熟悉,请回答问题:

(1)三个探究实验共同用到的反应原理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甲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其中实验A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冒白烟,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为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着火点,与A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环保(或操作简便);
(3)乙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实验时集气瓶里如果没有水,后果可能是胶塞弹开,实验失败,若止水夹没有夹紧,会导致测得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偏高(“偏低”或“偏高”或“无法确定”)
(4)丙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情况为先变大后变瘪,将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指针指向中间,(填“偏左”“偏右”或“指向中间”),请结合具体的反应物、生成物,从微观角度解释天平产生现象的原因参加反应的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磷原子、氧原子重新构成五氧化二磷分子,反应前后磷原子、氧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因为蜡烛熔化时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因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沼气燃烧B.铁锅生锈C.干冰升华D.蔬菜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九年级化学课学完后,实验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列空白: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Mg Al  Zn  Fe  Sn  Pb (H)CuHg  Ag  Pt  Au
(2)举出一个金属与酸反应的例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n+H2SO4=ZnSO4+H2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必须至少符合以下两点:
①K  Ca  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将金属直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写出一个有铜盐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到Zn(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渣是Ag、Cu、FeB.滤液中有Zn2+、Fe2+、NO3-
C.滤渣是Zn、Cu、AgD.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g<Cu<Fe<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甲、乙、丙三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
烧杯+盐酸大理石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75.0g12g82.6g
75.0g16.0g86.6g
95.0g12g102.6g
若甲、乙、丙三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所取的盐酸与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83.3%.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中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李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①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①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李认为不可能。小李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小李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____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