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式
ACu(Fe)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CO(O2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NaCl溶液(Na2CO3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通过灼热铜网时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足量铁屑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原子的(  )
A.核外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D.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能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B.不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分解产生氧气
C.生物体中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D.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空气成分中,约占总体积的21%是(  )
A.N2B.H2OC.O2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219g,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8g(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HCl+Fe2O3=2FeCl3+3H2O
请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
度/g
NaCl35.735.83636.336.63737.3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8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填“较大”或“较小”).
(3)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A(填字母序号)之间.
A.20℃~30℃B.30℃~40℃C.40℃~50℃
(4)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8.6%(保留一位小数).
(5)实验室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某同学将10.0g稀盐酸滴加到溶质质量分数是10.0%的氢氧化钠溶液8.0g中(含2滴酚酞试液),混合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求:
①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②保持温度为20℃,将反应后的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根据计算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学习了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反应①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SO2
(2)在反应③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子,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走进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frac{\underline{\;\;△\;\;}}{\;}$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H2O;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阻燃剂(或灭火剂等).
(2)“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认为下列认识不科学的是ACD (填字母).
A.任何食品都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B.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
C.钙、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钙、锌的奶粉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
(3)“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填“复合”或“有机合成”)
(4)“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②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m2(填“<”、“>”或“=”),理由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
B.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向等质量的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