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茶叶”等用品,这里的钙、氟、硒指的是(  )
A.元素B.原子C.单质D.离子

分析 “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茶叶”等用品,这里的钙、氟、硒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 解:“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茶叶”等用品,这里的钙、氟、硒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氟、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实验操作中的玻璃棒没有起到搅拌作用的是(  )
A.
  过滤液体
B.
   溶解固体
C.
    蒸发溶液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材料鸡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正常的鸡蛋内蛋清里含有过氧化氢,其在酶的催化作用产生氧气供给胚的呼吸作用.蛋壳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酶\;}}{\;}$2H2O+O2↑,胚所进行呼吸作用是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2)把一个完好的鸡蛋放入一个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液深大于鸡蛋的直径),会看到什么现象?鸡蛋在烧杯中会如何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生石灰(CaO)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如图2),小明从雪饼袋内取出一包干燥剂,用它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一:探究干燥剂是否已经失效,方法是取该干燥剂于烧杯中,加适量水,用温度计测量,若温度升高,则没有完全失效.
探究二:干燥剂已经完全失效,其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变质后的成分可能是:
猜想1:氢氧化钙;     猜想2:碳酸钙;     猜想3:Ca(OH)2和CaCO3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和水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分别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如图1).

(1)依据小明的实验,确定猜想1不正确.
(2)小明要进一步确定实验结论,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取滤液C于试管中,通入CO2,观察现象.
(3)小刚的实验还不足以得出结论,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测定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4)小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他的实验数据是锥形瓶内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增量小于6.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有火星没火焰,蜡烛燃烧有火焰.该小组同 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 (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填“固态”或“气态”) 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有无火焰
一氧化碳-205.1-191.5约2600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97.8883约1400 
由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 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读液体体积
D.
过滤浑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探究铁的冶炼原理实验装置和炼铁高炉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喷灯
B.乙图中高炉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只是利用其燃烧提供热量
C.乙图中为了使焦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只需通入少量的热空气
D.完全反应后,甲、乙图中得到产物的区别是甲图得到的是纯净物,乙图得到的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氯化钾、河水B.硫、苛性钠、蒸馏水
C.生铁、食盐、冰水D.金刚石、碳酸钠、生理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我们在学习化学时要学会从多角度认识物质.以“空气”为例,完成下面填空.
(1)从组成与结构角度:

①图甲所示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该实验中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是: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水倒吸入广口瓶,最终瓶中水的体积仅占广口瓶容积的五分之一(或未充满整个集气瓶).
②用“ 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则“”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填名称).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乙中可粗略表示空气微观组成的是C(填序号).
(2)从性质与用途角度:
①工业上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分离液态空气,发生的是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可用作粮食保护气,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