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为了宣传环保政策,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有关部门设计了多种标志在公共场所张贴.下列各标志中,属于节能标志的是(  )
A.B.C.D.

分析 本题通过对几种环保型图标的辨识来考查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这些图标的含义.

解答 解:A、该图周围是英文字母e,这是英语单词能量(energy)的第一个字母,中间是汉字节,合起来就是节能,因此该图是节能标记;
B、对各种垃圾,废弃物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是物品回收标志.
C、该图以青山绿水为图案,周围的圆环代表环境,要求人们要爱护环境里的青山绿水,这就是我国的环境标志.
D、该图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是绿色食品标志.
故选:A.

点评 本题设计的简洁明了,但考查的内容丰富,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知识面要宽广,还要从点滴小事做环保.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1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
(1)能证明“释放CO2”的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装置 B的作用是防止C中石灰水倒吸炸裂玻璃管.
(3)实验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O+2HCl=CaCl2+H2O
[猜想与假设]D中的固体可能为①只有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 ③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的D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猜想①正确
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②正确
触摸试管外壁,温度不变,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③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所示,依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是C.
(2)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B>A=C.
(3)50℃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2:3.
(4)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降低温度(填两种方法).
(5)50℃时,A、B、C如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C>B>A(用>、<或=表示).
(6)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白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 个字,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开始进入操 纵原子的阶段
C.把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小烧杯中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中有氢元素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原因:
①氢氧化铝与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②氯化钡与硫酸:BaCl2+H2SO4═BaSO4↓+2HCl;
③氯化钙与碳酸钠:CaCl2+Na2CO3═CaCO3↓+2NaCl;
④氢氧化钡与氯化钡: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铁>锰>铜.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将两片锰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或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硫酸锰溶液中、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或将铁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或将锰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铜片放入硫酸锰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都有气泡产生,锰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片上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实验③,实验①②④已可验证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没必要进行实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老师提醒】它由铜、氧化铁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铜;②只有只有氧化铁;③是铜、氧化铁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①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②氧化铁能被稀盐酸溶解:Fe2O3+6HCl═2FeCl3+3H2O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震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乙(填“甲”或“乙”)的观点正确.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图在同分橱中进行试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铜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
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
Ⅰ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Ⅱ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讨论交流】
(1)在装置A中先通入CO气体的作用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2)应该选择Ⅰ组的实验数据计算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③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双项)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B.金属活动性顺序
C.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D.金属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2Hg;
(2)3个碳酸根离子3CO32-
(3)氧化铁Fe2O3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
(5)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价$\stackrel{+4}{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