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集气瓶,④水槽.
(2)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高锰酸钾,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或D,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6)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BDFAEGC.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分析 (1)据常用仪器回答;
(2)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5)据高锰酸钾注意事项解答;
(6)据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根据下面的空可知试管内放的是高锰酸钾;
(3)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说明是在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5)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是为了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是: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并固定,然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集气体,收集完毕先移导管后熄灯;
故答案为:(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高锰酸钾;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过氧化氢、二氧化锰;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C;D;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6)BDFAEG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步骤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生产自来水的时,向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这是因为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来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通常不会使药品明显变质的是(  )
A.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溶液D.硝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水煤气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某水煤气样品可能含有CO2、CO和H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水煤气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一:(1)将该水煤气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2
实验二:(2)为了证明该水煤气样品中含有CO,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
请回答:A中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3)小张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密,做了如图的改进:则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净,当观察到B处不变浑浊,C处变浑浊的现象时,可以肯定该水煤气样品中一定含有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首先他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脱脂棉包裹,没有任何变化(已知脱脂棉与超氧化钾不反应),然后向包有超氧化钾(K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少量的水,则脱脂棉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小冬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也参与他们的本次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超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
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体产生,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
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小冬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溶液呈碱性.
实验三:继续探究反应过程中热量是如何变化的?
在实验中,小冬还观察到伸入烧杯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过程中是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表达交流]:由以上实验探究的结果,请你写出超氧化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O2+2H2O═4K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填“物理”“化学”);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构成新的物质,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填“变多”“不变”“变少”).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小明实验中烟灰可能起催化作用.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小强的,因为小明的方案不严密,不能确定氧元素是否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区分如表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B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加硝酸钡溶液加稀盐酸
C碳酸氢铵与硫酸钾取样品闻气味观察颜色
D棉布与涤纶布取样品点燃闻气味观察颜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所示:
过氧化氢溶液68.0g+二氧化锰1.0g$\stackrel{至质量不再减轻}{→}$剩余的混合物67.4g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2)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新型纳米材料MFe2Ox (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MFe2Ox$→_{SO_{2}}^{常温下}$MFe2Oy,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Fe2Ox是还原剂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yD.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烟机净“是一种白色固体药品,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清洗油烟机.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有关“烟机净”的问题.
【提出问题】“烟机净”中的物质酸碱性如何,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初步实验】验取少量“烟机净”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得无色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试管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根据实验同学们做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①: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②: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碳酸钠
猜想③: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
【设计实验】
(1)小华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向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由此可以确定猜想①错误,反应生成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完全溶解于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这样做的目的是除去Na2CO3,再将生成的沉淀过滤,你认为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时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就能确定猜想③正确.
【得出结论】“烟机净”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拓展延伸】结合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找出下列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AB(填序号).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