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比较装置A和B,根据它们的差别来进行分析的优点;根据B装置的特点选择氧气的制取并写出反应的原理;根据D装置的特点选择干燥剂;
(3)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特点分析: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使用橡皮塞,将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方;
(4)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应该选择能够加热的实验装置;
(5)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择进气口;
(6)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选择合适的顺序.
解答 解:(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比较B和A装置可以知道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B选择了分液漏斗,通过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装置适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装置D适合液体作为干燥剂,因此干燥氧气可以使用浓硫酸;
(3)因为多余的氢气要溢出试管,所以该装置不能作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应该去掉橡皮塞,将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方;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的C装置;
(5)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会聚集在集气瓶的上方,故进气口是短管;
(6)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残余物是可溶性的氯化钾和难溶性的二氧化锰,因此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因此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可以通过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然后对二氧化锰进行洗涤后烘干即可得到干燥的二氧化锰,因此经过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故选择A.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试管;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浓硫酸;
(3)不能;
(4)C;
(5)a;
(6)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及反应原理的书写、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并对装置进行评价,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并灵活运用;在分析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时,要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结合分离方法的原理进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中C、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3:1 | |
B. | X是一种化合物 | |
C. | X是由C、H、O、N 四种元素组成 | |
D. | X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Y>Z | B. | Z>X>Y | C. | Z>Y>X | D. | Y>Z>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采用化石燃料除硫技术 | B. |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 ||
C. | 收集垃圾集中焚烧 | D. | 少用煤,多用水力、风力发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