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今年内,吉林德惠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火灾,引发“液氨罐”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液氨也是氨气加压降温液化而成的,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用D装置来干燥氧气,则D内应装的干燥剂是浓硫酸(选填“固体氢氧化钠”或浓硫酸).
(3)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4)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填写装置对应的字母).
(5)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a(选填“a”或“b”)通入.
(6)若选用KClO3和MnO2加热制取氧气,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以下①-④的操作步骤,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A.①洗涤②烘干③过滤④溶解
A.④③①②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分析 (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比较装置A和B,根据它们的差别来进行分析的优点;根据B装置的特点选择氧气的制取并写出反应的原理;根据D装置的特点选择干燥剂;
(3)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特点分析: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使用橡皮塞,将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方;
(4)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需要加热,反应物都是固体,应该选择能够加热的实验装置;
(5)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择进气口;
(6)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选择合适的顺序.

解答 解:(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比较B和A装置可以知道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B选择了分液漏斗,通过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装置适合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装置D适合液体作为干燥剂,因此干燥氧气可以使用浓硫酸;
(3)因为多余的氢气要溢出试管,所以该装置不能作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应该去掉橡皮塞,将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方;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的C装置;
(5)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会聚集在集气瓶的上方,故进气口是短管;
(6)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残余物是可溶性的氯化钾和难溶性的二氧化锰,因此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因此要从反应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可以通过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然后对二氧化锰进行洗涤后烘干即可得到干燥的二氧化锰,因此经过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故选择A.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试管;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浓硫酸;  
(3)不能;   
(4)C;  
(5)a;  
(6)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及反应原理的书写、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并对装置进行评价,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并灵活运用;在分析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时,要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结合分离方法的原理进行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密闭加热至50℃,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质的质量D.硝酸钾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用化学符号填空:①酒精 ②干冰 ③氯化钾   ④碳酸钙 ⑤活性炭 ⑥白糖
(1)在②中,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C、O原子.
(2)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纯净物X稍加热就分解为NH3,CO2和H2O,根据只一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X中C、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3:1
B.X是一种化合物
C.X是由C、H、O、N 四种元素组成
D.X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填“阴”或“阳”)离子;
(2)在镁原子中,第二电子层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有2个电子.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4)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5)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各原子的质子数 依次递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X、Y、Z三种金属,将Z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Z表面有Y析出,将Y和X分别投入盐酸溶液中,Y溶解而X不溶解,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确的是(  )
A.X>Y>ZB.Z>X>YC.Z>Y>XD.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采用化石燃料除硫技术B.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C.收集垃圾集中焚烧D.少用煤,多用水力、风力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硫酸根SO42-
②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N2
③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F{e}_{2}}O}_{3}$.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用天然气作“环保汽车”的燃料: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②实验室常温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有两种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Ba(OH)2+CuSO4═Ba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二氧化碳气B.自来水、空气C.水、医用消毒酒精D.澄清石灰水、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