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填空
(1)如图A、B是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X=7.
②若B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a(填字母序号)
a.11     b.10       c.9       d.8
(2)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27:14.
②若D为氧化物,且A、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6H2O+4NO.

分析 (1)①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②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①D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可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对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用AB的分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进而写出方程式.

解答 解:(1)①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所以若A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17-2-8=7;
②B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是大于10 的数字,观察选项,故填:a;
(2)①F是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其方程式是3O2+4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6H2O+2N2,则水与氮气的质量比=(6×18):(4×14)=27:14;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AB的分子个数比5:4,进而写出方程式是5O2+4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6H2O+4NO;
答案:
(1)①7; ②a;
(2)①27:14;②5O2+4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6H2O+4NO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分子的构成和从分子、原子角度考查了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要初步形成微观概念,学会用微观粒子思想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B的化学式是CaO,D的名称是盐酸.
(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3)写出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a(OH)2=CaCl2+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若某矿石的主要成份是A物质,则该矿石与D的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实验操作
AMnO2(KC1O3溶解、过滤
BCO2(CO)O2点燃
CKCl(KOH)稀H2SO4蒸发结晶
D铁粉(碳粉)稀HC1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测定人体内体液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一些体液的近似pH如下:
液体胃液胰液胆汁血浆
pH0.9-1.57.5-8.07.1-7.37.35-7.45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
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长颈漏斗.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序号),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现象,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ac(用字母序号填).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B(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值得并检验二氧化碳,装置Ⅲ中应加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中(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甲组实验生成了Na2SO4,若它显酸性,在此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白色沉淀;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列碳与氧气(写出反应物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错误的是(  )
A.沈卢用“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来描述古剑的制作,这里的剂钢指铁的合金
B.《神农本草经》记载有“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银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矾水(明矾水显酸性)除去铜噐上的铜绣(Cu2(OH)2CO3
D.《梦溪笔谈》记载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这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
(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4%.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