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用冰箱来保存一些吃剩的菜肴,隔一天甚至几天再吃。储存后菜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引发人们的关注。

亚硝酸盐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菜、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被分解为亚硝酸盐。

实验人员准备了烧熟的蔬菜、牛肉,分别在常温和4℃冷藏条件下保存,48 h内测得亚硝酸盐含量,如下表所示。

时间变化

12 h

24 h

48 h

常温白菜/(mg/kg)

0.057

0.089

0.18

4℃白菜/(mg/kg)

0.037

0.057

0.057

常温胡萝卜/(mg/kg)

0.057

0.073

0.10

4℃胡萝卜/(mg/kg)

0.057

0.057

0.073

常温牛肉(mg/kg)

0.089

0.087

0.18

4℃牛肉(mg/kg)

0.067

0.089

0.089

实验结果表明,48 h内三种菜肴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小于国家标准(肉类为3mg/kg、蔬菜为4mg/kg)。

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效应,它在胃中酸性环境下,易与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当摄入维生素C时可以阻止致癌物产生。

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2mg。有数据显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主要来自蔬菜。如果你体重50kg,即使一次性吃2.5kg蔬菜也是安全的。因此,将亚硝酸盐摄入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2)煮熟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______________转化生成的。

(3)体重50kg的人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_________mg。

(4)亚硝酸盐产生致癌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烧熟的白菜在常温储存时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于4℃冷藏条件

B.常温储存条件下,烧熟的胡萝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存放时间呈增加趋势

C.适量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抑制致癌物的产生

D.隔夜菜中因为富含亚硝酸盐,所以不能食用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或者有咸味,或者易溶于水硝酸盐10亚硝酸盐在胃中酸性环境下,与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ABC 【解析】 (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2)煮熟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硝酸盐转化生成的;(3)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将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K2CO3溶液显碱性;BaCl2、 KCl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溶质是KCl;

猜想2:滤液溶质是________;

猜想3:滤液溶质是KCl和K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K2CO3溶液

____

猜想2成立。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问题讨论)小丽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AgNO3溶液,你认为小丽同学 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组内同学认为K2CO3是盐而其水溶液却显碱性,这可能与它的构成微粒有关,微粒符号是 _______。

KCl、BaCl23产生白色沉淀BaCl2+K2CO3═BaCO3↓+2KCl不能CO32﹣ 【解析】 (1)当K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氯化钾;当K2CO3溶液过量,溶质有碳酸钾和氯化钾;当BaCl2溶液有过剩,则溶质有氯化钡和氯化钾。故猜想2是KCl、BaCl2的混合物。(2)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研究CO2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CO2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要检验CO2,活塞K应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3)加入药品充分反应后,若向②中加入足量稀H2SO4,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打开产生大量气泡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硫酸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要检验CO2,则应让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因此应该打开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 NaCl B. NaOH C. NaHCO3 D. Ca(OH)2

C 【解析】 胃酸中含有盐酸,治疗胃酸过多可采用能与盐酸反应的无毒,无腐蚀性物质。 A、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B、NaOH溶液显碱性,但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C、NaH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服用适量的小苏打(NaHCO3),能治疗胃酸过多,正确;D、Ca(OH)2溶液显碱性,但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现有三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后,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则所盛溶液为________ 。

(2)将A中溶液分别加入到B、C烧杯中,即可鉴别出B为碳酸钠溶液,C为澄清石灰水,依据的现象为______。

稀盐酸A中溶液加入到B烧杯中,产生无色气泡;A中溶液加入到C烧杯中,无明显现象 【解析】 (1)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说明得到无色溶液为酸性,故该溶液为稀盐酸;(2)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中溶液加入到B烧杯中,产生无色气泡;A中溶液加入到C烧杯中,无明显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②表示NaOH与CO2发生的反应

B. 该实验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D. 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

B 【解析】 A、对比①②中的压强变化曲线可知,②压强降低明显高于①,因此①表示二氧化碳溶于水,②表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该实验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该选项说法正确;D、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碳酸氢钠常用于焙制糕点,其俗称为

A. 纯碱 B. 苛性钠 C. 小苏打 D. 烧碱

C 【解析】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为防止污染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为防止污染试剂,瓶塞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3 元素 题型:单选题

元素符号“H”除表示氢元素外,还能表示

A. 一个氢原子 B. 一个氢离子 C. 一个氢分子 D. 氢气

A 【解析】 试题A、一个氢原子表示为H,正确;B、一个氢离子表示为H+,错误;C、一个氢分子表示为H2,错误;D、氢气表示为H2,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