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用序号填空)
①原子个数的是
 

②分子个数的是
 

③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 
④元素化合价的是
 

①Zn2+     ②2CO     ③2Al3+     ④2Cu    ⑤H2S    ⑥
+2
Ba
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①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③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④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解答:解:①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Cu中的“2”表示铜原子的个数为2.
②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2.
③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④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2
Ba
O
中“2”表示氧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①④;②②;③⑤;④⑥.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实验现象和题给信息,按要求填空.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反应后冷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达到集气瓶体积的
 

(3)此实验说明集气瓶中有
 
,大约占
 
体积,剩余气体主要是
 
气.
(4)已知: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点燃
氮化镁(固体)
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填“能”或“不能”)
(5)实验中,测出的数据可能比实际要偏小,请列举两点原因:
 
 

(6)从本实验中可以得出氮气的哪些性质(写两点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甲、乙、丙三种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2)乙物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据此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一些滤渣,关于滤渣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只是Ag              B、可能是Ag和Fe的混合物
C、可能只是Cu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为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的多.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可得到臭氧.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大量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避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线.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CO、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冰箱中致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若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①写出臭氧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各写一个)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③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换成O3的过程中,发生了
 
变化(物理/化学).
④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写出二氧化硫与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甲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试管②中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当它们由室温升到80℃时,发现烧杯中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而试管①中盛装的乙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丙物质析出.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室温时,
 
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选填“烧杯”、“试管①”或“试管②”).
(2)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选填“a”、“b”或“c”).
(3)若乙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甲物质,可采取的提纯方法是
 
(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实验用到的试剂有: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等.多个实验后,在验证碱与盐的反应时,用滴管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中,结果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同学们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沉淀的产生进行了研究.
(1)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被取用试剂的滴管污染,或者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生成了
 

(2)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钡,还可能是
 

(3)为了验证沉淀的成分,可以取含有沉淀的混合液滴加稀盐酸,若观察到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证明该沉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错误实验操作”与“导致的实验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标签被腐蚀
B、
试管破损
C、
滤液浑浊
D、
溶液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