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I”或“II”)
I.加热 II.通一氧化碳
(3)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
(4)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答案】(1)铁架台;试管;(2)II;(3)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加热温度;
(4);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试题分析:(1)①铁架台;②试管;
(2)为了防止一氧化碳和玻璃管内的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加热;
(3) 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作用是使酒精灯火焰集中,提高加热温度;
(4)A中反应物是氧化铁和碳,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B中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物是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一氧化碳有剧毒,为了防止进入空气污染环境,要在最后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为了防止青少年患佝偻病,应补充______元素。
(3)临近期末考试,小明为自己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米饭;副食:红烧牛肉、清蒸鱼、花生米;饮料:牛奶。从均衡营养的角度我们建议在小明的食谱中,应该增加下列哪项食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炒鸡蛋 B.煎豆腐 C.糖醋排骨 D.凉拌瓜
(4)将浑浊的河水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
(5)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钙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加热食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欲称取4.3g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4g砝码,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4.3g B.3.7g C.4.0g D.4.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可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__________;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_________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
(4)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
A | 硝酸钡溶液 | 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 ||
B | 固体 | 干燥 | ||
C | 溶液 | 过量 | 过滤 | |
D | 石灰石 | 无 | 高温煅烧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硝酸铵样品,经测定含氮量为25%,已知该样品中只含有一种杂质,则该样品可能混有下列物质中的
A. NH4 Cl B. (NH4)2SO4 C. CO(NH2)2 D. 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